编辑推荐
以生物学为中心,结合了量子理论、宇宙学及神经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前沿研究,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生命与宇宙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中,作准备将宇宙万物和生命意识纳入同一框架,以全新的视角和宏大的视野展开叙述,提出了一个诠释宇宙及现实本质的全新宇宙理论:生物中心主义。
生物中心主义并不是对当前科学的否定。恰恰相反,该理论完全接受来自生物学到宇宙学、量子纠缠到意识领域的挑战,并利用这些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去解释为什么生命和意识才是人类理解宇宙的基础。这促使我们对生命、死亡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等观念重新进行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罗伯特·兰札,医学博士,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科学家之一。《美国新闻与世界》杂志的封面报道称他为“天才”,“叛逆的思想家”,甚至将他与爱因斯坦相媲美。兰札与世界上读者最多的天文学家鲍勃·伯曼组成研究小组,在《生物中心主义》一书提出了有关宇宙的最新的革命性观点。兰札现为美国高级细胞技术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兼职教授,出版了20本科学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权威推荐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宇宙与观测者密不可分
第1章 宇宙大图景
宇宙大爆炸模型
酵母菌和艾滋病毒是活的,但它们有意识吗?
新奇宇宙模型走入死胡同
对宇宙图景更清晰的描绘
第2章 探索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现代人的思考并不比古人深刻多少
天上“大火球”为何总是东升西落?
地球之上的另一个平行的神圣之地
东方文明的非二元论宇宙
第3章 时间的箭头
时间是一种概念,还是一种存在?
引力场中的时间扭曲
过去和未来是存在的吗?
第4章 芝诺的悖论
追不上乌龟的阿喀琉斯与飞矢不动
时间逆转的现象会发生吗?
第5章 “毁掉台球桌”的量子们
牛顿: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机器
量子理论引发学术界大地震
第6章 离奇的双缝干涉实验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神奇的波粒二象性
观察行为为何会改变粒子状态?
第7章 奇妙的量子纠缠
爱因斯坦憎恶的粒子现象
上帝到底有没有掷骰子?
第8章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纠缠态粒子双缝干涉实验引发的疑问
逆因果律:过去或许并未发生过?
第9章 宇宙空间并不空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证明“以太不存在”
充满能量却又“空无一物”的太空
卡西米尔效应:无中生有的“真空能量”
你为何不能“拥有”虚无
第10章 生命:宇宙演化进程中微不足道的注脚
静默随机宇宙VS智能宇宙
100万只猴子随机敲打键盘能写出《哈姆雷特》吗?
数亿分之一的概率:无生命才是宇宙的常态
第11章 盲视:感知联结一切
基于体验的东方宗教
“第二层次体验”
视觉感知是我们“看到”世界的唯一途径吗?
第12章 视觉问题
三个不同的视觉世界
现实是如何由算法规则构成的?
第13章 信息构成现实
直接感受与符号: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
数字信息与模拟信息
神经元形成的“外部世界”
第14章 具备意识的机器
人工智能会发展出意识吗?
形成意识的实体基础
一台电脑能感觉到快乐和痛苦吗?
第15章 植物的时空意识
植物如何进行思考?
另一种体验现实的方式
第16章 大一统理论
宇宙的四种基本力
人类逻辑系统之外的微观世界
自然与意识的同一性
第17章 死亡与存在
躯壳死了,“我”就不存在了吗?
大脑产生的“存在”感
第18章 万物共生
“自我”是一片虚无,也是整个宇宙
由万物构成的相互关联的生命体
第19章 未来对生命与意识的探索
逐渐进入宏观世界的量子理论
生物纠缠态:破解“薛定谔之猫”的谜题
全球量子态:生物中心主义的未来
附录1 时空构造诞生于思维之中
附录2 核心问题快速查找指南
译后记 一个全新的宇宙模型
共读书单
生命大设计:重新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生命的存在与消亡是2022年由中资海派出版,作者[美] 罗伯特·兰札。
得书感谢您对《生命大设计:重新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生命的存在与消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