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探究了“比较神话学”的发展和中国比较神话学如何开拓创新。
内容简介
本书“反思”部分以追溯西方和中国比较神话学的发生为基点,系统总结新时期以来比较神话学研究总体情况,从而探究作为交叉学科的“比较神话学”是如何、为何在中国发展起来;“创新开拓部分”围绕中国比较神话学从一开始就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学术范式,能否以及如何在中西对话中建立自己的理论范式这一核心问题,从七大国际前沿理论尝试中国比较神话学的范式开拓与创新。
作者简介
作者叶舒宪,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入选的学科带头人。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主编“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神话学文库”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上篇 比较神话学反思
第一章 西方比较神话学概观与反思
第一节 神话学的比较研究与比较神话学
第二节 对西方比较神话学发展的反思
第二章 中国比较神话学的出现与潜行
第一节 比较神话学在中国的出现
第二节 比较中的潜行与反思
第三章 中国比较神话学的发展与反思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比较神话学的发展概观
第二节 对中国比较神话学的反思
下篇 比较神话学的新开拓
第四章 神话与文化符号学 ——从“大传统”到“小传统”的多级编码论
第一节 文化文本的构成:“表述”与“编码”
第二节 文字、编码与权力
第三节 哈利·波特的猫头鹰与莫言的蛙
第四节 N级编码程序理论
第五节 走向文化编码符号学
第五章 女神文明 ——当代女性主义神话学
第一节 20世纪的女神再发现运动
第二节 从“反耶和华的地母神”到“上帝为女性”
第三节 重构“前奥林匹亚神话”
第四节 西王母 ——女神文明的中国遗产(上)
第五节 织女与鹊桥 ——女神文明的中国遗产(中)
第六节 《密洛陀》 ——女神文明的中国遗产(下)
第六章 儒家神话
第一节 儒家:中国神话学的百年盲点
第二节 凤凰、麒麟、驺虞:儒家神兽谱系
第三节 玉教:礼乐背后失落的大传统
第四节 圣王与禅让:儒家的政治神话
第五节 小结:神话的社会建构功能
第七章 神话历史
第一节 历史研究的人类学转向
第二节 回归:神话与历史的统一性
第三节 神话历史研究的多学科汇通
第四节 国内神话历史研究新动向
第八章 神话学与艺术史
第一节 神话研究的人类学转向
第二节 大传统的新视野
第三节 神话学与艺术学的互动
第九章 神话学与物质文化、文化传播
第一节 神话学如何跨越文字牢房
第二节 神话学与文化传播
第三节 神话学与物质文化
第四节 小结:物的叙事
第十章 新神话主义
第一节 神话为何重述与如何重述
第二节 再造神话:比较神话学的透视力
第三节 神话复兴与文化寻根大潮
第四节 人类学想象:大江健三郎和村上春树
第五节 小结与展望:新神话主义与符号经济
附录一 中国神话的特性之新诠释
一 中国神话的命题之由来
二 中国神话存在形态的多样性
三 从神话形态的多样性再论中国神话的辩证特征
附录二 新世纪神话观的变革与神话研究新趋势 ——中国神话学会前沿对话
一 神话学功能:神话研究与文明探源
二 文化文本:物的叙事与图像叙事
三 神话观的变革与“神话中国”再认识
四 神话历史
参考文献
索引
本书作者分工
比较神话学在中国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叶舒宪。
得书感谢您对《比较神话学在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