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历史学堂)

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历史学堂)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史料的获取、存储、交流、再生产等诸多环节发生深刻变化,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数据库的蓬勃发展。本书试图跟上这些新的发展,为读者提供当前重要的历史研究数据库情况,以及利用大数据完成的历史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是目前国内关于大数据化与当代历史研究的一本重要成果,它以三部分内容探讨了这一议题:首先,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展现出了新动态,传统史学发生了转折乃至变革等诸多问题,需要用新的研究范式加以解决,那么有哪些新研究范式?其次,利用大数据进行历史研究对专业数据库的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再次,大数据时代,新的历史研究与传统历史研究应该如何完成继承与接轨,跨学科研究的可能路径又有哪些?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及解决对于今后的相关研究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舒健,男,博士,上海大学历史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拥抱“大数据”对历史研究的挑战(代序)

第一部分 大数据与史学研究

变革亦变异?——大数据时代的史料收集与历史书写

一、资料收集方式的转变

二、历史书写:史观的表达

三、大数据与史学的人文关怀

大数据时代历史研究的可能性

一、挑战与机遇:大数据时代的历史学命运

二、建设与尝试:历史学研究中的“大”数据运用

三、传承与开创:“大数据时代”与历史学前瞻

四、结语

行为的可数据化: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关怀

一、人文世界中的数据维度

二、计算能力之于经验重构与功能的转变

三、搜索与定位

第二部分 数据库介绍和建设

日本国内近代史研究相关基础史料的数据库建设现状

一、国立国会图书馆

二、国立公文书馆

三、国文学研究资料馆

四、结语

地方历史文献的数字化、数据化与文本挖掘——以中国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为例

一、分析型数据库的发展进程

二、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的设计理念

三、作为文献/史料的数据库

四、结论

从高第书目到Bibliotheca Sinica 2.0——兼论数字化与汉学史研究

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数据库编目实践

一、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数据库平台概况

二、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数据库著录规范的摸索

三、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情况

古籍数字化在历史研究领域的应用——以韩国事例为中心

一、韩国历史资料数字化的过程

二、韩国基督教历史研究的便利性保障

三、韩国基督教史资料的数字化情况和限制

四、基督教历史资料数据库建设的尝试:扬花津外人墓地数据库

五、结语

喜马拉雅研究与“喜马拉雅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

一、“世界”知识与中国

二、四川大学“喜马拉雅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

三、数据库之“多媒体”化

四、结语:喜马拉雅多媒体数据库之愿景

跨越三地的史料数据整合——闽渝档案馆藏台湾“光复”前后之档案的现状与利用

一、福建各级档案馆藏台湾档案的情况

二、重庆档案馆所藏台湾档案的情况

三、涉台档案整理、编选与研究的意义及对策

论近代中国报纸广告的蜉蝣性与数字档案化

一、广告的“蜉蝣性”与档案库化

二、“中国商业广告数据库”的数字化与元数据标准

浅析“中国地方志书目数据库”的建设

一、建设《中国地方志书目数据库》的三大基础

二、建设“中国地方志书目数据库”意义

三、结语

历史文献的视觉档案——以上海图书馆“上海年华”数字资源平台为例

一、多管齐下:全媒体时代下的资源整合实践

二、上海年华:凸显馆藏优势、树立文献资源品牌

三、视觉档案:平衡文献精准与视觉美感

第三部分 大数据与历史研究结合案例

数字人文时代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的应用

一、引言

二、“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项目

三、用CBDB能做些什么

四、结语

社会关系网络与范成大《吴郡志·人物》之编撰:以CBDB及Pajek为分析工具

一、《吴郡志》及其“人物”的基本情况

二、“九老会”成员之社会关系网络

三、“人物”中无仕宦经历者之社会关系网络

四、龚明之家族、龚颐正家族与范成大之社会关系

五、结论

大数据在蒙元史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读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元史部分札记

一、钱大昕蒙元史研究的“大数据”

二、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挑战:从钱大昕的几则失误说起

三、余论:大数据之下史学还能拾趣吗?

大数据视域下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现状与趋势——基于《中国历史地理学论丛》(2005—2014)的统计

一、论文年代分布与基金资助情况

二、论文被引频次状况

三、高产作者出现频率

四、发文所在机构分析

五、研究热点分析

六、结语

古籍数字化在明代科举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以《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为例

一、古籍数字化应用中的优势

二、关于古籍数字化的展望

三、结语

大数据视域下的夏商文化起源研究

田野调查方法和GIS技术支持下的山区聚落时空演变研究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二、流域内聚落的时空演变进程

三、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结论

第四部分 存在的问题和新的领域

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

大数据视域下古籍文本可视化分析及挖掘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一、大数据视域下的古籍文本可视化分析与挖掘背景及思路

二、大数据视域下的古籍文本可视化分析与挖掘

三、大规模古籍文本可视化分析与挖掘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四、结语

古籍数字化在中国医学史研究领域的应用

一、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情况

二、应用举隅

三、图像:养生类中医古籍数字化的新领域

四、小结

网络工具与古汉语语言文字研究——以出土文献、古文书为中心

一、在线字典、词典(辞典)及相关工具书

二、出土文献

三、古文书

四、余论

清代女性别集规模化整理的现状和方向

一、清代女性别集存世情况和独特价值

二、清代女性别集规模化整理的现状

三、清代女性别集规模化整理的方向:“清代闺秀资料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数字出版中的史学情怀

一、助力史学研究:《全国报刊索引》历史文献数据库开发

二、方便资源获取:《全国报刊索引》的网络服务平台

三、结语:《全国报刊索引》的史学情怀

对当前中国大陆高校图书馆所购史学类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

一、统计标准及其结果

二、当前史学类数据库建设的一些问题和发展趋势

三、大数据时代对史学研究的影响

四、结语

从视觉进入医学史研究的新视野 ——《中华图像文化史·医药卷》绪论

一、图像诉说的真相

二、图像的诳语

三、用图像呈现学术史

大数据在历史气候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一、历史气候研究中大数据的应用

二、大数据在历史气候研究中的展望

三、总结

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历史学堂)是2017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舒健。

得书感谢您对《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历史学堂)》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聪明简史:历史中的计算思维(绘本版) 电子书
本书专为4-12岁孩子量身打造,讲述了历史上的计算问题,以及解决了这些问题的聪明人的故事。全书分为14章,涵盖了从算筹的出现到计算机的发明,再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及量子计算机的展望等诸多内容。
细胞叛变记:自恐龙时代以来的癌症纪事 电子书
一段与癌同行的历程,一部故事版的“癌症传”。
国家的科学:伦敦科学博物馆的历史透视 电子书
从独特的视角,浏览了宏观层面的国家博物馆制度,并对博物馆的角色变化,以及科技博物馆在社会中所承担的公共感知作用进行了研究。
边缘计算:5G时代的商业变革与重构 电子书
5G商业时代来临,深度剖析边缘计算在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应用与落地路径。
身体的秘密:探索人类生物学的六大突破 电子书
从细胞到病毒,从免疫系统到人类思维,在伟大科学家的重大发现中看到不一样的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