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与普遍规范:黑格尔法哲学研究

自由意志与普遍规范:黑格尔法哲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黑格尔法哲学研究的力作,思考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与现代化道路。

内容简介

本书书从意志概念出发,说明近代政治哲学以意志为出发点建立社会规范的过程,肯定黑格尔法哲学为近代自由进行奠基的理论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黑格尔意志概念具有普遍——特殊——单一三个环节,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规定性,正是据此,黑格尔法哲学超越了近代其他抽象性政治学说,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本书把国家看做普遍规范的实现,并对黑格尔国家学说的内容做出展开,进而论述了黑格尔普遍规范的政治——经济——精神方面的不同内容与黑格尔对国家的独特定位,进一步凸显黑格尔法哲学的时代意义。不仅如此,《自由意志与普遍规范》一书还进一步考察了黑格尔的普遍规范相对于当代政治哲学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说明其历史地位并对黑格尔法哲学做出了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

作者简介

作者李育书,江苏滨海人,1982年生,复旦大学哲学学士、博士,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博士后,目前任教于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主要从事德国哲学,西方近代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研究。先后在德国耶拿大学哲学系(2015),法兰克福大学规范所(2018-2019)等学术机构从事德国古典哲学、当代规范理论的访学研究。累计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博士后面上资助课题,上海市哲社一般课题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在《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浙江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翻译并出版《公民宗教:政治哲学史的对话》,并出版其他编著、合著多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黑格尔法哲学研究再聚焦:自然法与伦理法(代序)

导论

一 黑格尔从未远去

二 意志与规范问题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全书框架

第一章 作为法哲学基础的意志

第一节 黑格尔的时代与任务

一 自由的时代

二 自由的否定

三 对自由作出理论说明

四 探索自由的现实路径

第二节 意志概念的理论准备

一 意志概念的一般规定

二 意志概念的自由内涵

三 意志概念的规范内涵

四 意志概念的理性内涵

五 对意志普遍性的进一步探索

六 意志概念的小结

第三节 黑格尔的主要工作

一 黑格尔的理论任务

二 意志的理论与实践维度

三 意志概念发展的三个环节

四 意志的几组概念辨析

五 完整理解意志概念

六 黑格尔的贡献与“秘诀”

第四节 法的基础是意志

一 黑格尔对历史法的批判

二 黑格尔对实证法的批判

三 黑格尔对自然法的批判

四 黑格尔对自然法的改造

五 从意志与法的关系角度理解黑格尔的批判

第二章 意志的发展暨普遍规范的形成

第一节 精神发展的历程

一 黑格尔哲学体系

二 精神哲学的内容

三 主观精神向客观精神的过渡

第二节 普遍意志与抽象法

一 抽象意志与单纯人格

二 意志的外化与定在

三 对罗马法的理论化

第三节 特殊意志与道德

一 故意与责任

二 意图和福利

三 善和良心

四 主观性道德的诸种形式

第四节 单一意志与伦理

一 家庭

二 市民社会

三 国家

四 意志发展历程的小结

第五节 对单个意志的扬弃

一 单个意志与社会规范

二 家庭与市民社会对单个意志的扬弃

三 单个意志基础上的政治学说

四 单个意志基础上的抽象观念

五 通往普遍规范的路向

第三章 国家是普遍规范的实现

第一节 国家制度与普遍规范

一 从“为承认而斗争”说起

二 两种承认模式

三 制度承认与国家制度

四 国家制度对于普遍规范的意义

五 制度承认的理论位置

第二节 国家与市民社会

一 公法的国家与私法的国家

二 市民社会与契约论国家

三 市民社会对普遍规范的贡献

四 正确处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五 区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意义

第三节 黑格尔的国家制度

一 国家的基本建制

二 君主与国家人格

三 官员与行政权

四 等级与立法权

五 公民参与政治的其他方式

六 对黑格尔国家制度的评价

第四节 黑格尔对国家的独特定位

一 国家有机体

二 伦理共同体

三 伦理共同体的精神内容

四 黑格尔国家独特定位的意义

五 黑格尔国家定位的逻辑说明

第四章 普遍规范的内容与特征

第一节 政治异化与政治规范

一 现代政治的主要困境

二 卢梭的道德政治方案

三 市民社会的政治参与

四 国家阶段的总体方案

五 对黑格尔政治方案的评价

第二节 权利本位与社会正义

一 现代经济后果

二 应对贫困问题的现代探索

三 应对贫困问题的初步方案

四 化解贫困问题的根本方案

五 黑格尔社会正义方案的影响

第三节 主观道德与价值秩序

一 神圣价值的没落

二 主观性的虚无

三 价值规范的寻求

四 国家的精神职能

五 价值危机的哲学方案

六 普遍规范内容的小结

第四节 普遍规范的主要特征

一 普遍规范的意志基础

二 普遍规范的主体性特征

三 普遍规范的伦理性特征

四 普遍规范的逻辑学根据

第五章 普遍规范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对普遍规范的质疑

一 对普遍规范之逻辑结构的质疑

二 对普遍规范之历史内容的质疑

三 对普遍规范之特殊性环节的质疑

四 对普遍规范之伦理性特征的质疑

第二节 当代政治哲学对普遍规范的探索

一 罗尔斯的“重叠共识”

二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

三 社群主义的“历史文化共同体”

四 当代政治哲学寻求普遍规范优势与特点

五 黑格尔寻求普遍规范的优势与特点

六 黑格尔与当代路径的比较

第三节 普遍规范的历史地位

一 作为现代性方案的黑格尔法哲学

二 逻辑与方法的历史贡献

三 政治学说的历史贡献

四 黑格尔的多副面孔评判

五 黑格尔法哲学的历史坐标

结语

一 黑格尔的遗产

二 黑格尔法哲学与中国问题的契合

三 进一步发挥黑格尔法哲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一 外文文献

二 中文译著

三 中文著作

四 中文期刊论文

后记

自由意志与普遍规范:黑格尔法哲学研究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育书。

得书感谢您对《自由意志与普遍规范:黑格尔法哲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7)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哲学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哲学观与世界观、黑格尔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观与现代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哲学观与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等七个问题,揭示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
认识·思维·真理:思维哲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对思维问题进行了哲学探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对认识的结构和本质、过程和矛盾、规律和限度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认识问题的探究,阐明了认识的机理,为思维哲学奠定了坚实的认识论基础;二是通过对思维的本质和形态、方法和方式以及创新思维的探究,阐明了思维的机理,以此构建了思维哲学的主体部分;三是通过对真理的概念、检验和发展问题的探究,阐明了真理的机理,以此作为思维哲学的逻辑
新康德主义价值哲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基于相对与绝对的关系视角,在全面挖掘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剖析历史与价值、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价值与评价等的关系问题,并从共时态角度将新康德主义的思想与同期学者的理论做横向比较,打开新康德主义价值论的对话空间;从历时态的角度开启新康德主义价值论与现代价值论对话的广阔空间,整合当代价值论的思想资源,加深对相对与绝对价值关系的理论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