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助力发展“碳中和”国家战略,为加速在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知识动力。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围绕我国碳中和发展目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展愿景,为构建碳中和交通体系而编写的“碳中和交通出版工程·氢能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系列”之一。

燃料电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电-气-热耦合系统,对燃料电池系统有效控制是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之一。

本书基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了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与控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详细介绍了燃料电池系统集成设计与匹配,并进一步研究了燃料电池系统的关键子系统与部件特性;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燃料电池进气子系统控制技术、热管理子系统控制技术、低温冷启动优化控制技术与燃料电池系统状态识别及老化预测技术,并给出了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最后对下一代燃料电池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书适合燃料电池汽车及燃料电池系统相关的研发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戴海峰,同济大学教授、博导。2003年获同济大学机械专业学士学位,2008年获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起在同济大学执教,2018年被评为教授。

现为IEEE高级会员,受邀担任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等国际学术期刊编委,担任IEEE PES中国动力电池分会常务理事、SAE NEV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氢能与燃料电池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获上海人才发展资金资助。长期从事电化学电源系统技术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编委会

丛书序

本书序

前言

第1章 燃料电池系统原理及控制

1.1 背景

1.2 燃料电池

1.2.1 燃料电池类型

1.2.2 燃料电池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1.3 燃料电池系统

1.4 燃料电池系统控制

1.4.1 空气供给子系统控制

1.4.2 氢气供给子系统控制

1.4.3 热管理子系统控制

1.4.4 低温冷启动控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特性

2.1 燃料电池特性的常用电化学表征方法

2.2 燃料电池稳态特性

2.2.1 试验对象

2.2.2 稳态试验结果

2.3 燃料电池动态特性

2.4 燃料电池阻抗特性

2.4.1 电化学阻抗定义

2.4.2 电化学阻抗谱解析

2.4.3 基于电化学阻抗谱的动力学分析

2.4.4 动力学损失敏感性分析

2.5 燃料电池冷启动过程特性

2.5.1 试验环境和流程

2.5.2 单体电池恒温冷启动过程特性

2.5.3 电堆升温冷启动过程特性

2.6 燃料电池单体面内异质性特性

2.6.1 面内异质性特征

2.6.2 面内异质性试验

2.6.3 面内异质性分析

2.7 燃料电池堆单体间不一致特性

2.7.1 燃料电池堆单体不一致性试验

2.7.2 燃料电池堆单体不一致性表现规律

2.7.3 燃料电池堆单体不一致性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料电池系统集成设计

3.1 燃料电池系统架构及集成

3.1.1 空气供给子系统架构及集成

3.1.2 氢气供给子系统架构及集成

3.1.3 热管理子系统架构及集成

3.2 燃料电池系统的电气架构及集成

3.2.1 高压电气架构及集成

3.2.2 低压电气架构及集成

3.3 燃料电池系统匹配设计

3.3.1 空气供给子系统匹配设计

3.3.2 氢气供给子系统匹配设计

3.3.3 热管理子系统匹配设计

3.3.4 DC/DC变换器选型与匹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料电池进气控制

4.1 燃料电池系统建模

4.1.1 燃料电池堆建模

4.1.2 辅助部件建模

4.2 燃料电池系统模型参数辨识

4.2.1 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4.2.2 燃料电池系统模型参数辨识结果

4.3 空气流量-压力控制算法

4.3.1 空气流量-压力解耦控制

4.3.2 基于标定的前馈PID串级控制

4.4 氢气压力控制算法

4.4.1 基于模糊PI的氢气压力控制

4.4.2 氢气压力控制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燃料电池温度控制

5.1 热管理子系统建模

5.1.1 电堆产热模型

5.1.2 冷却系统模型

5.2 模型参数辨识及验证

5.3 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热管理

5.3.1 多工况点热管理子系统模型线性化

5.3.2 预测控制原理

5.4 燃料电池温度控制结果

5.4.1 温度控制的适应性分析

5.4.2 WLTC工况下的温度控制结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燃料电池冷启动优化控制

6.1 低温冷启动过程机理模型

6.1.1 模型控制方程

6.1.2 模型中的关键参数测量与辨识

6.2 冷启动机理模型验证和误差分析

6.2.1 冷启动失败工况下的结果对比分析

6.2.2 冷启动成功工况下的结果对比分析

6.2.3 低温冷启动模型仿真误差来源总结

6.3 低温冷启动策略优化

6.3.1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策略优化方法

6.3.2 膜含水量已定的快速冷启动策略优化

6.3.3 膜含水量未定的快速冷启动策略优化

6.3.4 -30℃下快速冷启动策略优化

6.3.5 冷启动策略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燃料电池状态识别及老化预测

7.1 燃料电池内部状态估计

7.1.1 系统状态方程及参数辨识

7.1.2 氧气过量系数计算原理

7.1.3 内部状态观测器设计

7.1.4 状态观测器结果及优化

7.2 燃料电池内部故障识别

7.2.1 燃料电池故障数据集建立

7.2.2 基于混合深度学习的燃料电池内部故障识别

7.2.3 燃料电池内部故障识别结果

7.3 燃料电池老化预测

7.3.1 燃料电池健康状态指标

7.3.2 基于模态分解和深度学习的短时衰减预测

7.3.3 燃料电池短时衰减预测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燃料电池控制系统设计

8.1 控制系统的一般软件架构

8.2 输入输出模块

8.3 模式管理模块

8.3.1 系统上电状态控制

8.3.2 系统预备状态控制

8.3.3 系统启动状态控制

8.3.4 系统运行状态控制

8.3.5 系统关机状态控制

8.4 子系统控制模块

8.5 状态识别及故障诊断模块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燃料电池系统控制的发展趋势

9.1 先进智能传感技术提升管控的信息维度及空间尺度

9.2 数据驱动的智能技术提升管控的性能及时间尺度

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是2023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袁浩。

得书感谢您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现代电气控制系统 电子书
本书遵循“以职业为基础,以生产为标准,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理念,重构了现代电气控制系统的知识点,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设计了10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前6个任务主要介绍了触摸屏、FX的N:通信、CCLink通信、变频器、步进电动机、伺服电动机的应用。后4个任务是从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样题库中遴选出来的典型试题。本书将传统的继电器控
随机系统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 电子书
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动态系统几乎都要受到各种随机因素的干扰,当精度要求比较高或是这些随机因素不能被忽略时,就要把这些系统当作随机系统来对待。随机系统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在控制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王以忠、许曰才、袁照平著的《随机系统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介绍随机系统控制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控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不确定随机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混合控制和容错控制;随机系统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 电子书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丛书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组织编写的,被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获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丛书共16分册,涵盖了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16种重点发展的材料。本分册为《高性能分离膜材料》。  本书在重新梳理分离膜材料制备与结构调控的基础上,重点论述正渗透与反渗透膜、仿生修饰膜、均孔膜、渗透汽化膜、油水
路由与交换技术 电子书
本书从大众耳熟能详的内容切入,由浅入深带领读者掌握艰深的技术要点,保障零基础读者无障碍理解。
路由与交换技术 电子书
本书旨在帮助初级阶段的学生进一步学习网络技术的常用协议和对应的配置方法。本书的结构为先交换后路由。本书首先介绍交换网络的基础知识,然后介绍VLAN和STP这两种网络中常用的技术和协议,最后详细介绍路由技术。路由是网络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因此,本书还介绍了网络中常用的协议,并展示了相应的配置命令和代码。此外,本书根据新的HCIA-Datacom认证考试大纲,介绍了多协议标签交(MPLS)和分段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