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第7卷第1辑)

法理(第7卷第1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题为“法典编纂与法典评注的技术化”与“人格权与民法典”。

内容简介

全书由16篇论文组成。

“专题研讨”栏目借由“法典编纂与法典评注的技术化”与“人格权与民法典”两主题展开,皆与《民法典》编纂与实施的热点呼应。

前者反溯原理性与方法论探讨,主题关涉法典编纂的语词技术、法典评注的律师责任、刑法评注的方法技巧、环境法典的价值厘定、德国刑法典发展的现状梳理等;后者则顺承“法理-规范”之脉络延续第6卷第1辑“人格权的法理基础”的研究,一文解析了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的规范结构,另一文则试图解构某些制式人格权法律属性的共识性误区。

“特色栏目·人工智能与计算法学”包含2篇论文,分别涉及人工智能嵌入司法审判的现状与难题、法律实证研究的结构与技术。

“论文”栏目由4篇文章组成,既有法律诗学的前沿成果,又有法律本体论的哲学探知,更有公共卫生法的部门哲学反思,还有法律解释学的伦理学探讨。

作者简介

作者舒国滢,1962年生,湖北随州市人。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美学与法学方法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专题研讨1·法典编纂与法典评注的技术化

词语技术与法典美感

一、语境:在巴别塔的格局中探寻和确立法典的编纂规则

二、主体:编纂者的技术品格

三、文本:用词语打通法典的脉络

四、难题:遗憾进行时

代结语:以语言指向法典的灵魂

中国法典评注中的律师

引言

一、为何:评注对中国法律实践的重要意义

二、由何:律师参与评注的必要性

三、如何:律师能为评注做什么

结语

法律评注的概念和方法

一、什么是“法律评注”

二、怎样进行“法律评注”

三、“法律评注”的建议以及常见问题

评注项目筹备面临的九个基本问题

引言

一、对哪些法律(条文)进行评注?

二、评注的受众是谁?其贡献为何?谁应当履行主编的职责?

三、评注的篇幅应该是多少?谁应成为评注的作者?

四、如何安排内容与形式上的(写作)指南?

五、再版的频率

大型刑法评注的构想

引言

一、筹备阶段主编工作

二、撰写阶段主编工作

三、评注更新问题

余论:资助与外国学说问题

中国刑法评注事业的德国断想

引言

一、中国的争论及其发展

二、编撰法律评注的方法

三、法律评注的编撰经验

四、法律评注的功能

五、未来中国评注争论中的一些潜在性问题

中国刑法评注项目之刍议

一、德国刑法评注的历史

二、刑法评注的功能

三、法律评注的结构和风格

四、通说立场与个人见解

五、中国刑法评注可能面临的问题

环境法典何以可能?

一、问题的提出

二、风险预防与部门法法典化路径

三、事后救济与汇编式法典化

四、容忍义务与阶段式法典化

余论

德国刑法典的最新发展

一、德国刑法典第315d条

二、德国刑法典第219a条

三、德国刑法典第184k条(尚未生效)

四、结论

专题研讨2 人格权与民法典

人格权在《民法典》中之规范结构

引言

一、侵权责任法保护之客体

二、民事权利中例示之人格权

三、人格权专编之规范体系

四、侵害人格权之民事责任

六、侵害人格权之不当得利或不法无因管理利益之返还或交付义务

结论

生命权、肖像权的人格权证伪

一、“自身权”抑或人格权

二、主体概念的意义生成

三、“作为权”对应支配权的权利范式

四、权利能力与“伦理人”的人格分野

五、“存在权”概念的引入

六、人身权与人体权——生命权、肖像权的规范表达

结语

特色栏目 人工智能与计算法学

人工智能在司法审判领域的融合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人工智能在司法审判领域融合应用的现状考察

三、人工智能在司法审判领域融合应用中所面临的难题

四、人工智能在司法审判融合应用中的应对举措

代结语:人工智能在司法审判领域融合应用的未来走向

法律实证研究法的结构解析、工具演进与样例介评

引言

一、实证研究法的结构性解析

二、实证研究工具在法学领域的演进

三、现代法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带动实证研究发展

四、法律实践中实证研究应用的局限

结语

论文

存在、本真与伦理文化

一、文化传统的林中路和法之思

二、当代中国法的诗学思潮之现象

三、存在、本真与伦理文化:从海德格尔若干语汇出发看诗学和文化的对峙

余论

法律的开放结构?

引言

一、文本背景说明

二、open texture的翻译和解读

三、哈特的裁判理论

四、结论

揭开公共卫生与宪法关系的神秘面纱

引言

一、公共卫生在宪法教义中的角色

二、目的/手段关系

三、风险的相互依赖

结语

Ratio Juris 2021

稿约

著作权使用声明

法理(第7卷第1辑)是20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舒国滢。

得书感谢您对《法理(第7卷第1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5辑) 电子书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简称《知竞研究》)是由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湖北省法学会竞争法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以书代刊形式的学术性连续出版物,每年出版两辑。本刊力求汇集百家观点、砥砺学术思想、凝聚学术共识、研拟法治策略,赓续往学,推陈出新,力争为推动中国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略效绵力。
北外法学(2020年第1期/总第3期) 电子书
本书分为四部分,包括“刑事法研究”“司法改革与司法裁判研究”“国际法与域外法研究”“行政法与社会法研究”,收录了文章《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法律规制研究》《航天保险合同条款研究》等。
法律与伦理(2018年第1期/总第2期) 电子书
《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本书为第二期,分为自然法、法律方法研究、法律与信用伦理、法律与环境伦理、法律与财税伦理、法律职业伦理、域外法、人物访谈、论学书信及新书会谈10个模块。
经济法论丛(2017年第1期总第29期) 电子书
本集刊长期以来聚焦于经济法专业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研究,是本领域国内创办最早,持续出版且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强的刊物。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第6辑) 电子书
武汉大学出版《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中国首本知竞领域学术刊物,旨在提供权威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