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与风险管理。
内容简介
本书总报告展示了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市场篇阐述了国债市场、金融债市场、企业债市场等重点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基础设施与中介机构篇介绍了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信用评级、信用增进等债券市场的设施与中介服务;
产品与风险管理篇分析了回购市场、资产证券化、利率衍生品等债券市场产品的投资和风险管理功能;专题篇论述了中国债券市场的热点问题;制度建设篇则描述了中国债券市场的相关制度建设情况。
作者简介
编者杨农,现任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先后获得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导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报告(2015~2016)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BⅠ 总报告Ⅰ General Report
B.1 债券市场“新常态”:规范与发展并进
一 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二 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 债券市场的主要创新
四 债券市场展望
BⅡ 市场篇Ⅱ Market
B.2 国债市场:宏观经济金融的稳定器?
一 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回顾
二 我国国债市场现状
三 国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四 我国国债市场未来发展展望
B.3 金融债:能否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时代?
一 金融债市场运行情况
二 金融债券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三 金融债券市场创新
四 金融债市场发展展望
B.4 企业债券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一 企业债券市场运行环境
二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三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主要特点
四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不足之处
五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展望
BⅢ基础设施与中介机构篇Infrastructure and Intermediaries
B.5 国际信用衍生品市场中的金融基础设施及国内发展现状
一 市场结构及主要的交易平台
二 交易后处理平台
三 清算平台
四 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B.6 我国债券信用评级业发展与展望
一 我国债券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债券信用评级业的发展现状
三 我国债券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展望
B.7 信用增进市场发展与主要增信方式
一 我国债券市场增信体系发展简况
二 信用增进的内涵及主要增信方式
三 我国债券增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
BⅣ产品与风险管理篇Product and Risk Management
B.8 回购市场:亟待更多创新与开放
一 2015年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运行情况
二 国际回购市场经验
三 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未来发展建议
B.9 政策利好打开空间,资产证券化市场急速发展
一 2014~2015年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二 目前资产证券化存量情况
三 2014~2015年资产证券化发行情况
四 2014~2015年资产证券化交易情况
五 2014~2015年资产证券化发展和展望
B.10 我国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与展望
一 我国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 我国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特点
三 影响我国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因素
四 我国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展望
BⅤ 专题篇Ⅴ Special Topics
B.11 完美模式下的关键变量缺失:我国CLO评级方法及其问题
一 信贷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的分类
二 CLO评级方法简述
三 CLO评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B.12 财政宽松的绩效变化及其对利率的影响
一 宽财政的作用及其绩效:绩效降低源于全球需求缺乏和我国城镇化受阻
二 产业政策与我国财政绩效抬升:我国财政宽松重心将或切换
三 新背景下的债券市场:财政宽松对利率的负面影响减弱,观测的重要指标发生改变
B.13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影响几何?
一 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推出背景
二 债券置换的宏观意义:提升政府加杠杆能力
三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产生的供给冲击分析
四 地方债投资者需求分析
五 供给冲击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六 2016年债市研判
B.14 上市公司股东如何玩转可交换私募债
一 可交换债和可交换私募债
二 可交换私募债主要法规背景
三 可交换私募债条款规定
四 可交换私募债与标的股票股东其他融资方式对比:上市公司股东如何玩转可交换债
五 可交换私募债发展状况
六 可交换私募债债券条款特点
七 可交换私募债股权条款特点:注重条款博弈
B.15 利率决定因素探究与利率结构形成
一 引言
二 利率的决定因素
三 利率的风险结构
四 利率的期限结构
五 结论
B.16 资产证券化业务还要跨过多少槛?
一 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现状
二 资产证券化近期发展的市场环境
三 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未来展望及政策建议
BⅥ制度建设篇 System Build-Up
B.17 中国债券法律制度框架体系
一 中国债券相关立法沿革
二 中国债券法律制度体系结构
三 中国债券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
B.18 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机制建设
一 投资者保护机制法理基础
二 国外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三 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机制
四 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机制发展趋势
B.19 美国债券市场监管概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 美国债券市场制度框架
二 对于我国完善债券市场制度的相关启示
Abstract
Contents
皮书数据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中国皮书网
法律声明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报告(2015~2016)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农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报告(2015~2016)》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