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著名历史学家吴宗国先生关于唐代科举制度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科举之名始于宋代。唐代贡举制度宋以后也习称为科举,因为它已具备了科举制的基本特征,故本书亦以科举名之。

本书追述了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论述了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变化,对唐代科举制度中常科和制科中一些主要问题、科目选和学校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还探讨了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并对由科举制度发展而产生的座主门生关系、请托行卷盛行、门荫衰落和进士家族、社会等级再编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作者简介

作者吴宗国,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隋唐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著有《唐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古社会变迁与隋唐史研究》《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主编)、《说不尽的盛唐——隋唐史二十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科举制度的产生

第一节 察举制内部新制度的萌芽

第二节 科举制的产生

第二章 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

第一节 门荫入仕

第二节 流外入流与杂色入流

第三章 唐代科举制度之一:常科

第一节 科目

第二节 举格

第三节 乡贡

第四节 考试

第五节 录取和发榜

第四章 唐代科举制度之二:制举

第一节 制科的设置

第二节 科目

第三节 制举之制

第四节 荐举和自举

第五节 考试

第六节 录取和出路

第五章 科目选

第一节 拔萃、宏词和平判入等

第二节 唐朝后期的科目选

第六章 学校与科举

第一节 梁陈齐周的学校

第二节 隋代的学校

第三节 唐前期的学校及其与科举的关系

第四节 私学的兴起

第五节 唐朝后期的学校和学生

第七章 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

第一节 唐前期进士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

第二节 从文学取士到诗赋取士

第三节 唐后期进士录取标准的变化

第八章 科举在选举中地位的变化

第一节 进士科与高级官吏的选拔

第二节 明经地位的变化

第三节 制科的衰落

第九章 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

第十章 请托行卷的盛行

第十一章 科举中的权贵子弟问题

第一节 子弟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不放子弟局面的形成

第三节 晚唐微妙的形势

第十二章 门荫的衰落和进士家族

第一节 门荫的衰落

第二节 辟举与进士科的结合

第三节 进士家族和官僚世袭

第十三章 唐后期应举及第范围的扩大

第一节 阶层的扩大

第二节 地域的扩大

第十四章 科举与社会等级再编制

第一节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二节 士族含义的变化

第三节 衣冠户

第四节 举人层

第十五章 科举发展的趋势

后记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是202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宗国。

得书感谢您对《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尚书》诠释研究 电子书
《〈尚书〉诠释研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所有讨论的专题都是《尚书》学与语言学长期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还关涉古典文献学、辨伪学、辑佚学、哲学、思想史研究等领域。作者皆能以广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文献功底、深厚的理论素养,探隐索微,反复论证。全书分析透彻,逻辑严密,例证丰富,其结论或正前人之失,或对有关问题的论证有所推进,或给读者以新的启迪,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金代吏员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金代吏制的学术专著。
民国北京研究精粹 电子书
跟着这本书,从历史中发现北京。
近代天津典当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博弈论作为理论工具,利用近代天津典当档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近代天津城市的典当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性,对近代天津城市史和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文化研究 电子书
从历史、区位地理、认同与文化符号的角度对德国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颇有学术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