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粮食安全:中俄合作策略研究

内容简介

粮食安全始终是事关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富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本书为社科基金研究成果,从经济学视角研究中国与俄罗斯粮食安全问题,列入“俄罗斯学?东部系列”。主要内容包括: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的主体、粮食安全的“质”和“量”、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中俄两国粮食安全状况、中俄共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中俄通过农业产业化合作路径共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现实可行性、中俄共同确保粮食安全应构建起长效合作机制、中俄建立国家多级粮食储备主体体系、建立中俄双边长期开展农业产业化合作的模式。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第一章 粮食安全的内涵与中俄粮食安全状况

第一节 粮食安全内涵

一 粮食安全定义

二 粮食安全主体

第二节 世界粮食安全状况

一 粮食安全系数

二 粮食安全风险指数

三 世界粮食安全状况

第三节 中俄粮食安全状况

一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

二 俄罗斯粮食安全状况

第二章 中俄粮食安全面临的威胁

第一节 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威胁

一 耕地数量逼近红线

二 种地成本增加

三 农民数量减少

四 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

五 粮食深加工能力不足

六 粮食消费刚性需求增加

七 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八 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

九 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

十 种粮比较效益偏低

十一 来自国外势力的竞争

十二 世界粮食供求吃紧

第二节 俄罗斯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威胁

一 俄罗斯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

二 俄罗斯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导致的威胁

三 加入世贸组织后,食品关税下调对俄罗斯食品市场的影响

四 西方制裁对俄罗斯食品市场的影响

五 食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六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七 可耕地利用率低

第三章 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地缘区位优势

一 中国东北地区在本国的地位和作用

二 俄罗斯东部地区在本国的地位和作用

三 中俄东部毗邻地区经济合作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要素禀赋互补

第三节 长期稳定的双边农业合作基础

第四节 两国政府高度重视

第五节 坚实的双边政治关系

第六节 稳步发展的双边经贸合作

一 双边经贸合作体量规模不断扩大

二 双边贸易商品结构显著改善

三 双边贸易方式与合作形式丰富多样

四 双边贸易结算方式可靠多元

第七节 便捷的国际跨境物流通道

一 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二 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三 对接“滨海1号”和“滨海2号”国际跨境运输走廊

第四章 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任务

一 认真贯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

二 必须坚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则

三 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粮食产量稳步增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四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五 构建国家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六 大力保护和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七 不断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八 加强非粮食物发展重点工程建设

九 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十 不断完善粮食安全政策支持体系

十一 逐步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十二 确保生态农业法律制度保障

十三 加强粮油国际贸易合作

第二节 俄罗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任务

一 不断完善保障粮食安全的机制和政策法规

二 建立粮食安全的安全体系和指数体系

三 明确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经济政策的基本方向

四 成立“联邦粮食公司”以掌控国内粮食市场

五 实施农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农工综合体发展战略

六 进一步完善农用土地制度

七 保障食品安全措施

八 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和资源

九 加强国际和区域保障粮食安全的合作

第五章 影响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的因素

第一节 影响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的外部因素

一 世界粮食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二 世界粮食产业链定价权的争夺

三 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

四 国际粮食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五 世界气候变化

六 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第二节 影响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的内部因素

一 中俄双边农业合作规模不够大

二 中俄区域农业产业化合作水平不高

三 中俄大豆合作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

四 中俄双边农业产业化合作的力度不够

五 双方受到棘手的种子问题的困扰

六 两国施肥标准不一

七 中国赴俄罗斯的农业工作者必须过俄语关

八 中国农民赴俄罗斯的劳务大卡办理时间太长、费用过高

九 中国对在俄从事农业合作的农民没有对等补贴

十 中国对俄农业合作投资风险保障不尽完善

十一 自俄回运粮食进口关税没有优惠

十二 中俄农业合作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第六章 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的合作路径与建议

第一节 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的农业产业化合作路径

一 市场化与一体化

二 区域化与规模化

三 专业化与集约化

四 企业化与社会化

五 区域多元化合作的规模化、标准化

第二节 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

一 两国树立新粮食安全观

二 增强中俄战略互信,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

三 稳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四 制定国家间和地区间的长期合作战略

五 完善两国相关政策法规

六 逐步扩大和提高区域间合作的规模和水平

七 不断增强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

八 建立国家多级粮食储备主体体系

九 构建长效安全合作机制

十 建立双边长期开展农业产业化合作的模式

十一 规划利用好“滨海1号”和“滨海2号”国际跨境运输通道

十二 不断完善粮食安全应急预警系统

十三 积极开展粮食国际贸易与合作

结论

一 中俄两国粮食安全保障状况“稳”中有“忧”

二 中俄共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三 中俄通过农业产业化合作路径共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现实可行性

四 中俄共同确保粮食安全应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五 中俄建立国家多级粮食储备主体体系

六 建立双边长期开展农业产业化合作的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 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

一 序言

二 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优势

三 俄远东地区支持外国投资者的国家政策,以及为中国投资者提供的机遇

四 截至2017年底,俄远东地区对华经贸合作情况中俄双方对在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发展情况表示满意,认为其是双方合作的典范

五 在俄远东地区开展中俄经贸合作的优先领域

六 俄远东地区中俄战略合作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

七 远东地区中俄经贸合作发展机制

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姜振军。

得书感谢您对《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粮食主产区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研究 电子书
如何在人地矛盾突出与非农化驱动强烈的情形下,合理利用与保护农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农地资源在粮食安全保障中的基础作用,可谓世纪难题。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农村养老资源的构建与发展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分析。
气候变化与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研究 电子书
本书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实证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对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农户和政府两大实施主体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感知、粮食安全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气象数据,综合运用SPSS、GIS等软件分析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等影响的内在机制和传导机制,建立统计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开展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最后在影响分析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共同富裕理论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年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发展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析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云南省农村反贫困中的特殊重要性,对该制度的减贫效果进行了检验,并剖析了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针对学术界和基层干群对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如何考虑民族因素存在的争议,本书从制度发展面临的特殊环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民族政策的关系出发,结合新时代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探索性地总结出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