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中的民间信仰:浙西南传统信仰习俗考察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民间信仰:浙西南传统信仰习俗考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人类将迎来“后现代”的生态文明时代,必须作出明智之举。

内容简介

当历史将人类带入新千年的征程,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演进也走到了向新的文明形态跨越的历史转折点,即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后现代”的生态文明时代。严格地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出现这一“历史性转折”,与世纪的更迭并无干系,也非完全出自人类的理性思考。换言之,这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被迫之举,是人类面对严酷的全球生态环境必须作出的唯一选择,也是人类社会由“自在”走向“自为”的明智之举。

作者简介

张祝平,杭州市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研究员,一直从事政治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相关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省规划项目和省、市政府重大委托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含合著)7部,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十余项。$$$$$张祝平,1975年生,浙江龙泉人,副教授、副研究员,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现任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间信仰和农村社会问题。$$$$$张祝平,浙江龙泉人,研究员,杭州市社会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杭州市宣传文化系统“5个一批”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间信仰和农村社会问题。公开出版专著7部(含合著)、在CSSCI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导论 生态自觉:人类社会自在自为的必然

一、 社会发展的“自然陷阱”

二、 民间信仰生态意蕴的现实观照

三、 相关概念解读

第一编 民间信仰的生态性本原探析

一、 先民的自然崇拜与信仰文化的起源

二、 民间信仰建构的生态基础

第二编 浙西南民间信仰概述

一、 浙西南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

二、 源于自然崇拜的民间俗神信仰

三、 集体性仪式活动

四、 禁忌习俗

五、 畲族信仰习俗

六、 其他信仰习俗

第三编 民间信仰的基本功能与自然生态

一、 民间信仰文化的生态内质

二、 民间信仰的法约性效力

三、 禁忌习俗与自然生态

四、 社会生活习俗与自然生态

五、 民间信仰中生态意识的审美价值

第四编 生态文明与民间信仰价值观重塑

一、 深生态学理念及民间信仰文化反思

二、 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精神

三、 服务生态新农村

参考文献

后记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民间信仰:浙西南传统信仰习俗考察是2013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祝平。

得书感谢您对《生态文明视阈中的民间信仰:浙西南传统信仰习俗考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十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辑。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十一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一辑。
关帝信仰与格萨尔崇拜:以藏传佛教为视域的文化现象解析 电子书
关帝信仰虽源于中原,但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关帝带上风靡藏区、独一无二的完美英雄——格萨尔的面具,以格萨尔的称谓流传至今,体现了汉、满、蒙、藏等民族通过宗教文化这一特殊纽带相互联系、彼此交流的历史本相。本书通过对大量的藏文文献资料,尤其是格萨尔拉康、功德林白度母殿所藏签文的解读,深刻揭示了关帝信仰转化为格萨尔崇拜的传播历程及其意义。
宗教教化与西南边疆经略:以元明时期云南为中心的考察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讨论中国文化儒、释、道三系如何在元明两朝政府经略云南的综合工程中,发挥其重要而独特的历史作用,上篇重点关注以佛教禅宗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如何配合元朝政府在云南首度建立行省之后,通过融合南诏、大理以来土著阿叱力教,在云南成功确立起以中原教化形式为主流的教化传统,下篇着重讨论明代在前期治滇基础上,全面推行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原教化传统,并最终成功确立对中国文化的精神认同。
人神之间:湘黔桂界邻地区飞山公信仰研究(清水江研究丛书(第1辑)) 电子书
本文深入阐释湘黔桂界邻地区社会民众的生活实践与区域社会结构、地域支配关系关联与过程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