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与哲学

尼采与哲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开启法国后现代主义之路的经典名作,德勒兹的诸多创见发轫于此。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叶,法国知识界正在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争论不休的时候,德勒兹却为尼采的思想所痴迷。他在1962年发表的专著《尼采与哲学》突然搅乱法国知识界的神经,开启了法国的后现代主义之路。

本书不单有对尼采的严谨且系统的阐述,同时还糅入了作者富含创见和想象力的解释。

解释,于德勒兹即是重复,以重复出新,以重复创造。他后来的许多革命性的思想,包括事件、差异、重复、生成、时间性等核心概念,都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萌芽。

故本书不但可作为管窥尼采思想精髓的透镜,亦是深入了解德勒兹乃至后现代哲学的桥梁。

作者简介

作者吉尔·德勒兹,法国哲学家,1925年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就读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7年被任命为索邦大学教员,后来任教于里昂大学和巴黎第八大学,1987年退休。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1995年去世,他写了大量关于哲学、文学、电影的文章。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反俄狄浦斯》和《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千高原》,尽管他曾自称为“纯粹的形而上学家”,但他的作品影响了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包括哲学、艺术和文学理论,以及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运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一、悲剧

1. 系谱学概念

2. 意义

3. 意志哲学

4. 反对辩证法

5. 悲剧问题

6. 尼采哲学的演变

7. 狄奥尼索斯与基督

8. 悲剧的本质

9. 生存的问题

10. 生存与无辜

11. 掷骰子

12. 永恒回归的结果

13. 尼采的象征主义

14. 尼采与马拉美

15. 悲剧思想

16. 试金石

二、能动与反动

1. 身体

2. 力的区分

3. 量与质

4. 尼采与科学

5. 永恒回归的第一个侧面:作为宇宙学说和物理学说

6. 什么是权力意志

7. 尼采的术语

8. 起源和颠倒的形象

9. 力的衡量问题

10. 等级体系

11. 权力意志与权力的情感

12. 力趋向反动

13. 意义与价值的含混

14. 永恒回归的第二个侧面:作为伦理思想和选择的思想

15. 永恒回归的问题

三、批判

1. 人文科学的改造

2. 尼采问题的形式

3. 尼采的方法

4. 反对先哲

5. 反对悲观主义,反对叔本华

6. 权力意志的原则

7. 《论道德的谱系》的计划

8. 从原则的角度看尼采和康德

9. 批判的实现

10. 从结论看尼采和康德

11. 真理的概念

12. 知识、道德和宗教

13. 思想与生命

14. 艺术

15. 思想的新形象

四、从怨恨到内疚

1. 反动与怨恨

2. 怨恨的原则

3. 怨恨的类型学

4. 怨恨的特征

5.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6. 悖论(le paralogisme)

7. 怨恨的发展:犹太教士

8. 内疚与内趋性

9. 痛苦的问题

10. 内疚的发展:基督教牧师

11. 从史前的角度看文化

12. 从史后的角度看文化

13. 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

14. 内疚、责任和负罪感

15. 禁欲主义的理想与宗教的本质

16. 反动力的胜利

五、超人:反辩证法

1. 虚无主义

2. 对怜悯的分析

3. 上帝死了

4. 反对黑格尔主义

5. 辩证法的化身

6. 尼采与辩证法

7. 更高的人的理论

8. 人本质上是“反动”的吗?

9. 虚无主义与嬗变:焦点

10. 肯定与否定

11. 肯定的意义

12. 双重肯定:阿里安

13. 狄奥尼索斯和查拉图斯特拉

结论

修订后记

尼采与哲学是2023年由真故图书出版,作者[法] 吉尔·德勒兹。

得书感谢您对《尼采与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哲学入门 电子书
本教材不囿于某一国别、派别、部门的哲学,以尽量公正的态度面对和探究人类的哲学智慧,由浅入深地导引学生从“宫墙外望”到“初识门庭”,生成关于哲学世界的基本图景,使学生在进入哲学之门之时形成对哲学的高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哲学、人文素养,促进理论思维训练;初步领略哲学风采和精华,逐渐感悟智慧的人生境界。教材在探讨哲学的诞生、哲学与智慧、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思维、哲学与文明、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
舍勒文集:哲学与现象学 电子书
现象学三大经典之一,德语学界传奇人物舍勒名作。
处世的哲学课:他人与社会的思考 电子书
十二道富含社会重要价值的哲学课题,重点探讨人际关系的问题,涉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等议题。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电子书
真实地呈现出杨耕教授对于学术与生活的种种思考,为读者提供了丰盛的思想大餐。
公共性与马克思哲学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七章,包括公共性:马克思哲学之本真精神;马克思哲学的公共性文化价值追求及其实质:杜群共同体的生存境界;马克思哲学之公共性逻辑:理论澄明与历史性生成;马克思哲学视野内人的存在与本质的公共性蕴涵及其实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