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东北亚研究丛书)

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东北亚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不仅运用了大量的、前人未曾引用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无论从学术价值还是从“文化反思”的现实意义上,均值得一读。

内容简介

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大规模吸收与改造中国儒学的重要历史时期,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不仅使江户时代日本文化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也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甚至一直影响至今。本书详细论述与分析了江户时代日本六大学派对中国儒学的不同态度以及各学派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日本如何运用中国儒学的“五伦”、“五常”伦理体系以及“修、齐、治、平”、“经世致用”思想为自身服务,日本吸收与改造中国儒学的成功与失败,在书中尽有体现。

作者简介

作者王玉强,200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副教授,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日本史与中日关系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江户时代以前日本吸收中国儒学概况

第一节 古代汉籍东传与日本皇室贵族的运用

第二节 日本中世僧侣对儒学的传播

第二章 德川幕府的建立与其面临的文化选择

第一节 政权初立时的国内形势

第二节 德川幕府的对外关系

第三节 中国儒学对德川幕府的适应性

第三章 朱子学派之与中国儒学

第一节 藤原惺窝的朱子学

第二节 林罗山家学的朱子独尊

第三节 室鸠巢朱子学的特色

第四节 藤田东湖与《弘道馆记述义》

第四章 古学派之与中国儒学

第一节 山鹿素行的所谓古学

第二节 伊藤仁斋与古学派

第三节 伊藤东涯的子承父业

第四节 荻生徂徕与古文辞学派

第五章 阳明学派之与中国儒学

第一节 中江藤树与阳明学派

第二节 熊泽蕃山对阳明学的贡献

第三节 后期阳明学者大盐中斋

第六章 折衷学派之与中国儒学

第一节 井上金峨的实用折衷

第二节 大田锦城的谈经论道

第七章 独立学派之与中国儒学

第一节 三浦梅园及其“条理学”

第二节 帆足愚亭对儒学经典的理解

第三节 二宫尊德的“分、度、让”论

第八章 国学派之与中国儒学

第一节 荷田春满对契冲国学的继承

第二节 贺茂真渊对中国儒学的刻意曲解

第三节 本居宣长的神道构图

第四节 平田笃胤的学术——日本是神国

终章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东北亚研究丛书)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玉强。

得书感谢您对《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东北亚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孙中山与“科学的时代”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孙中山科学观形成的过程,同时就发于“科学”的孙中山思想的深化过程及其特点、意义进行考察。
中国文化在日本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和价值,以传播和影响为基本脉络,在日本汉学、中国学的学术视野中,将比较文化研究和变异学作为基本方法和理论,以人员交往和书籍传播作为基础,分别在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人物等方面,选取典型案例和材料,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对中国文化根植于日本的点滴进行活泼而生动的解读和分析,对于理解当下世界种种文化现象具有启示意义。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电子书
美国知名史学专家柯博文从局外视角,剖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白氏文集》日本传播史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系列之一。
日本学研究(第30辑) 电子书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为第30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