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文集第5卷)

城镇化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文集第5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辽宁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承办,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华商晨报协办的第五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在沈阳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城市·空间·社会”。60余人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交流与讨论,本书即是从本次论坛中遴选出的优秀研究成果的汇编。

作者简介

作者张翼,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临时党委书记、院长。199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攻读应用社会学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后留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工作。1999年被评为副研究员。2000~2001年赴韩国国立汉城大学社会学系做访问学者。2002任研究室副主任。2004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学术委员,同时晋升为研究员,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2005年被聘为科技部人类安全委员会委员。2013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2016年7月拟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临时党委书记、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工业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社会流动、社会融合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五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开幕式主题发言

转变发展方式和社会改革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城市建设与发展

社会资本与宜昌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一 社会资本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

二 宜昌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本现状

三 提升宜昌社会资本的途径与措施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物联网”之道

一 引言

二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

三 “智慧城市”中“物联网”的应用体系结构

四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五 我国物联网的研究与发展战略的若干建议

后单位社会棚户区改造及其居民利益保护的国家责任

一 学界的研究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 东北棚户区的形成、改造历程及居民生活状况

三 单位社会中的责任主体与东北棚户区改造

四 棚户区居民社会地位底层化与棚户区改造

五 后单位社会国家责任机制探讨

北京市与国际大都市公交客运票制票价对比分析

一 引言

二 世界大都市公共交通票制票价状况

三 北京市与各大都市的票制票价对比分析

四 政策建议

山东半岛城市群技术创新空间网络体系建设对策刍议

一 山东半岛城市群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二 山东半岛城市群技术创新空间网络体系建设对策

城市发展理论与辽宁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选择

一 经济学与社会学“双视角”下的城市发展理论述评

二 辽宁城镇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

三 辽宁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选择

立体城市——探索城市·空间·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 城市蔓延(摊大饼)模式不可持续

二 走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兴建立体城市

三 立体城市的综合价值与可持续性评估

盲目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农村建设与发展

乡约对新农村的整合意义

一 乡约及其对传统乡村的整合

二 现代乡村社会的乡约实践

三 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乡约

关于农民工代际问题的讨论

一 已有关于农民工代际划分的研究

二 关于代际问题的理论探讨

三 关于农民工代际划分的分析框架

资源动员与问题化建构: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理

一 引论

二 文献回顾

三 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的内在发生机制

四 结论

完善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养老保障路径探讨

一 我国乡村医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 我国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的运行现状——以河南、江西、麻城等地为例

三 我国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存在问题

四 我国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必要性分析

五 我国发达地区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模式及借鉴

六 完善我国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的对策

论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

“乡土中国”视野下的城市与乡村——对“乡土派”与“都市派”两种现代化转型方案的比较

一 以“乡土中国”为前提的两种乡村建设理论

二 被否定的“乡土”?

三 乡土中国缘何遗忘城市

社工、社会组织与社区发展

论社区志愿组织的发展及其志愿服务的完善——以福建三个社区为例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不同类型的社区志愿服务比较

三 壮大社区志愿组织,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以北京市T街道为例

一 T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

二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

三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社会工作的主体结构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 社会工作的多维结构

二 社会工作的主体研究

三 构建符合中国安全需要的社会工作主体结构

转型期城市社区组织的内源性发展

一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基本形态与合法性问题

二 行政化社区组织的矛盾性功能诉求与现实困境

三 社区组织内源性发展中的资源获得与自主创新

多中心治理下的城市边缘社区治安管理服务模式探析——以北京市B村为例

一 多中心治理:现代社会治理命题

二 城市边缘社区治安管理服务:一种规范性分析

三 北京城市边缘社区B村治安管理服务:一种实证性分析

四 城市边缘社区治安管理服务多中心治理的目标模式

参与式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的经验与启示——以北京大兴区清源街道为例

一 参与式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的提出

二 参与式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的具体运作

三 参与式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的成效与启示

四 对参与式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的远期展望

望京“韩国城”:作为移民社区

一 移民社区研究述评

二 韩国人在望京的聚集过程

三 望京“韩国城”:作为移民社区

四 结语

社会保障与社会参与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新模式的探讨——基于特殊群体社会福利支持模式的视角

一 当前中国特殊人群的现状及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三 中国特殊群体社会福利支持模式框架

四 结语

中国城镇居民医疗改革的再思考——基于对吉林市中低收入群体医疗服务需求的调查

一 调查情况介绍

二 调查结果分析

三 问题与建议

经济水平对我国城乡居民养老方式的影响——一项经验研究:基于507份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 引言

二 我国养老方式的变迁

三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四 主要研究结果

五 结语

我国收入分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一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的收入分配政策

二 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国际慈善法制建设的新进展对中国慈善立法的启示

一 中国慈善立法的背景分析

二 国际慈善法制建设的新进展

三 国际慈善法制建设对中国慈善立法的启示

艺术空间建构的社会参与研究——以798艺术集聚区为例

一 引言

二 空间研究述评

三 研究设计

四 空间的变迁:从封闭的单位大院到大院的碎片化

五 保卫798:参与空间建构

六 结语

涉外民族主义论坛的话语空间及其意义——以中华网军事论坛为例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中华网军事论坛话语空间的历史演变

三 中华网军事论坛的话语构成及其特点

四 中华网军事论坛话语空间的属性与意义

五 结论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城镇化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文集第5卷)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翼。

得书感谢您对《城镇化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文集第5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陌生人社区:整合与治理(田野中国) 电子书
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区的善治离不开多方主体的良性互动。
智慧城市概论 电子书
探究智慧城市在我国的思想起源和发展历程。
近代江南城镇化水平新探:史料、方法与视角 电子书
综合史料考证、统计估算等多种方法,研究江南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国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道路与政策 电子书
本书通过总结世界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视野为中国践行科学发展提供分析思路,提供一套评价体系和政策优化方法。
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 电子书
本书从创新城镇化模式、管控城镇化风险角度,打开了一扇城镇化未来发展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