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结构”双重边缘化

“心理—结构”双重边缘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借助“结构边缘”与“心理边缘”这一对概念工具,构建了个体社会边缘化的双重路径理论模型。

内容简介

失独人群失独后的“心死”使他们产生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这种心理边缘状态直接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社会交往,进而“失婚”、“失业”、“失语”,最终陷入“关系孤岛”的结构边缘中,在的双重边缘状态下难以自拔。

本书通过失独人群社会边缘化境况、进程的深描,建构了边缘化进程起点的“情境变动”概念工具,提出并分析了社会边缘化的“心理—结构”路径及其演化机制。

作者简介

作者徐晓军,湖北黄陂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边缘人群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社会学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4部,2部著作获教育部社科成果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第一章 社会边缘化:起点与路径

第一节 边缘性研究及其历史脉络

一 边缘性及其历史脉络

二 边缘性研究的两大取向

三 结构边缘与心理边缘

第二节 情境变动与边缘化的路径

一 经典理论中的社会边缘化路径

二 社会边缘化的起点——情境变动

三 情境变动的本质——互动身份变动

第三节 研究问题:边缘化的“心理—结构”新路径?

一 对边缘化路径的重新解读

二 问题的提出:边缘化的另一条路径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二 调查地点概况

第二章 失独——失独者生活情境的剧烈变动

第一节 “失独”的文化意涵

一 “孝”文化主导下的社会文化传统

二 “孝”文化主导下“失独”的文化意涵

第二节 失独——生活异变的开始

一 自我领域

二 社会领域

第三节 失独者生活情境变动的特点

一 生活情境变动的突发性

二 生活情境变动的不可见性

三 生活情境变动的双重建构

四 生活情境变动的剧烈性

第三章 “遗忘就等于背叛”——失独者的心理边缘化

第一节 心理边缘化的表现及特点

一 心理边缘化的核心指标

二 失独者心理边缘化的指标选定

第二节 失独者心理边缘化的外显特征

一 创伤再体验症状

二 麻木回避类症状

三 警觉性增高症状

四 过度移情症状

五 其他不良适应症状

第三节 失独者心理边缘的自我建构

一 家庭意涵的中国式转变

二 失独者心理边缘的自我建构途径

第四节 失独者心理边缘化的进程与特点

一 失独:心理边缘化的起点

二 急性应激障碍:心理边缘化初步形成

三 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边缘化最终形成

第四章 日益扩大的角色距离——失独者的结构边缘化

第一节 失独者心理边缘后的外在结构性变化

一 角色危机:日益模糊的角色认知

二 价值否定:日益下降的社会地位

三 人情式微:日益减少的社会关怀

四 污名标签:日益恶化的社会融入

五 心理失衡:日益增长的社会排斥

第二节 失独者结构边缘地位的获得

一 “失依”:代际支持中断

二 “失婚”:夫妻关系受损

三 “失业”:经济收入困难

四 “失语”:利益诉求艰难

五 “关系孤岛”:社会融入困难

第三节 失独者角色距离的产生、扩大及其结构边缘化

一 期望角色:失独者角色扮演的认知前提

二 领悟角色:失独者角色扮演的关键机制

三 实践角色:失独者角色扮演的行为体现

四 角色距离:失独者结构边缘化的产生机制

第五章 失独者社会边缘化的路径与特点

第一节 失独人群的边缘化进程

一 从情境变动到心理边缘:失独人群的自我边缘化认知

二 从心理边缘到结构边缘:失独人群的边缘化发展

三 从想象边缘到事实边缘:失独人群的边缘化结果

第二节 “心理—结构”:失独人群的边缘化路径

一 失独人群的边缘化缘于剧烈的情境变动

二 身份认同:心理边缘的形成逻辑

三 身份互动:边缘化的内在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 社会边缘化的起点与结果

二 社会边缘化的两条路径

第二节 讨论与建议

一 社会边缘化的“非常规”路径

二 社会边缘化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心理—结构”双重边缘化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晓军。

得书感谢您对《“心理—结构”双重边缘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城市中国的社区治理结构转型 电子书
本书以喻家社区中“业委会筹建事件”为个案,分析了多重行动逻辑的内生制约在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中的影响。
阿拉伯语句法结构研究 电子书
本文欲站在中国人的角度,用西方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阿拉伯语的句子作一番新的审视,并试图达到下述几个目的:1、阐明阿拉伯传统语法学有关阿拉伯语句子结构和句子分析的基本观点,理清阿拉伯传统语法学研究句法的脉络,并作客观、公正的评价;2、论述现代语言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并将它运用于对阿拉伯语的基本句子以及疑问句的研究中,从而对阿拉伯语的基本句子结构及疑问句结构作科学、严密的分析,为阿拉伯语句子结构分析论
动漫人体结构与造型训练:理论+示范+训练 电子书
这是一本讲解人体结构与造型的专业教程和专项训练指南。
劳动力社会结构与供给侧改革 电子书
中国正面临因人口快速老龄化,进而造成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结构性失业问题愈加严重的困境。我们不禁要思考,中国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究竟呈现什么特征?又应如何缩小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缺口?本书所阐述的内容和观点,正是针对上述两大问题,基于劳动力供给侧视角,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分析维度,探讨和挖掘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的症结所在,以期通过优化升级劳动力供给结构、深化劳动力供给侧改革,缓解劳动力市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