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德育,就在教育细节中。30个教育细节的反思与审视,展现“生活德育”的理论力量。
内容简介
德育之难,难于上青天。但作为教师,我们却可以从日常细节做起,改变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尊重每一个学生,让自己的言行体现出“德性之光”。德育,就在教育细节中。
本书通过对30个教育细节的反思与审视,展现了“生活德育”理论的力量。30个细节大致分为三类:与班级生活相关的细节,与校园生活相关的细节,与学校整体、教育全局相关的细节。这些细节是“生活德育”在学校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对中小学教师颇具启发。
本书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德育工作者阅读和培训使用。
作者简介
作者高德胜,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成员。曾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以德育学与教育基本理论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在《教育研究》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生活德育论》《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时代精神与道德教育》等著作。参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研发与修订;主持编写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担任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执行主编。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多项省部级科研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部分 生活德育的理论要点
道德学习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
一、道德学习发生的前提:道德本能或善端
二、接受暗示
三、非反思性选择
四、自主选择
五、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与自主选择的关系
生活德育的核心概念
一、生活德育论为何而生
二、生活德育的关键词
三、生活德育论的未来
学校德育的范式转换
一、德育目的:从培养“伦理学者”到生成“有道德的人”
二、德育内容:由“大德育”“小德育”到与生活的综合
三、德育过程:由“搬砖式”、失去自我到过“有道德的生活”
四、德育思维:从专门到整体
五、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转换:所有人都是主体,又都是对象
第二部分 生活德育的微观运用
细节1 “口头禅”——论语言倭化的道德后果
一、“口头禅”与语言倭化
二、倭化的道德后果
三、尊重:“从口做起”
细节2 批改日记——论批改日记的道德影响
一、教师有权批改日记吗
二、当说谎成为习惯时
三、诱发告密行为
四、“狡猾的孩子”
细节3 别人发言我举手——对竞争性学习观的审视
一、竞争性学习观的表现
二、竞争性学习观的道德后果
三、走向对话
细节4 “小红花”——论奖励及其副作用
一、认识奖励
二、奖励总是有效吗
三、奖励为什么并不总是有效
四、另外的恶果
五、慎用奖励
细节5 “大眼睛”——论教室的“监狱化”及其后果
一、教室的“监狱化”
二、个性递减
三、作秀人格
细节6 班干部的特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治教育
一、班长成了老师的“分身”
二、班长特权与依法治校
细节7 不道德的灌输——论灌输所进行的“道德教育”
一、灌输:非人性化
二、灌输的封闭性
三、灌输对德性的贬损
细节8 快班慢班——快慢分班的道德问题分析
一、快慢分班的标准合理吗
二、快慢分班的目的单纯吗
三、损不足以奉有余?
四、打入另册的伤害有多大
五、娇宠没有危险吗
细节9 班会不是会?——如何发挥班级会议的教育作用
一、班会是“会”还是“课”?
二、班会的目的何在
三、班会中教师的角色
四、班级会议的意义
细节10 品德能量化吗——对德育课考试的质疑
一、品德能测量吗
二、考试的结果能作为升学的依据吗
三、考试不是救命稻草
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细节11 行队礼——论教师不礼貌行为的教育效应
一、“无礼貌的不关注”
二、“无礼貌的不关注”为什么会发生
三、“无礼貌的不关注”的教育效应
四、“无礼貌的不关注”的心理效应
细节12 “不准女生留长发”——论道德教育中的僭越现象
一、偏好的僭越
二、规则、规范的僭越
三、僭越的后果
四、僭越的背后
细节13 不要与陌生人说话——论学校对陌生人危险的夸大
一、不会与陌生人交往
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助长对人性的不信任
细节14 倒计时——学校时间观念分析
一、时间如鞭
二、时间黑屋
三、为时间而牺牲人
四、遗忘休闲与娱乐至死
细节15 教学楼里没厕所——论空间的德育意义
一、空间里弥散着社会关系
二、空间会说话
三、“第三位老师”的“教导”
细节16 榜样是树立的吗——对榜样以及榜样教育的再思考
一、榜样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
二、人为树立:对榜样的误用
三、生活:榜样的根基
四、生活中“坏榜样”的影响
五、榜样教育中的“可为”与“不可为”
细节17 掩盖不是办法——如何理性地面对校园欺凌
一、面对校园欺凌的理性态度
二、校园欺凌:一个有边界的概念
三、学校的冷漠是对被欺凌者的二次伤害
四、旁观者的作用
五、帮助欺凌者的双重意义
细节18 女生学不好理科?——论教育中的性别偏见
一、女生学不好理科有科学依据吗
二、女生为什么“学不好”理科
三、教育的性别公正观念
细节19 煽情式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的伦理分析
细节20 校园文化“外衣”——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学校自身就是一种文化存在
二、当今学校的文化特性
三、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歧路与正路
细节21 不能打110——论学校作为群体的自私及其后果
一、受害者有罪?
二、群体都是自私的?
三、德育后果
细节22 巨型学校——论巨型学校的道德影响
细节23 学校的虚荣——论学校荣誉观的道德影响
细节24 当德育成为品牌时——对学校德育特色的反思
一、“德育特色”能否成立
二、为何如此强调“德育特色”
三、从特色到风格
细节25 “恐惧教育学”——论教育中的恐惧制造及其后果
一、“恐惧教育学”
二、“恐惧教育学”的危害
三、“心平气和”的教育
细节26 找苦吃——制造痛苦的教育就是在作恶
细节27 明天的幸福——论当代学校的幸福观
一、当今学校的幸福观
二、错误幸福观之不幸
细节28 标准化的罪恶——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人的道德问题分析
一、“普罗克拉斯提斯铁床”
二、当代学校:“精致的铁床”
三、根本恶与教育根本恶
四、教育公平:必要的乌托邦
细节29 “拔尖人才”——是以人为本还是以人才为本?
细节30 “5+2=0”?——论学校不可推卸的道德教育责任
一、“5+2=0”,可能吗
二、“5”与“2”能够割裂开吗
三、如果“5+2=0”,责任在谁
后 记
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是2018年由北京源创一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作者高德胜。
得书感谢您对《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