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风云录

文坛风云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编排,是一部浓缩的、亲历的“文坛风云录”。

内容简介

书中作者“回忆与思考”了文坛上一些文人之间的过往、文学史上的重大问题及事件、文艺方面重大问题讨论的经过。尊重历史、事在求实,真实具体、“原汁原味”是作者写作的主旨。由于作者“长期在中央宣传部工作,直接参与过文艺方面重大问题的讨论,接触到一些值得注意的材料”,故部分回忆文章提供了一些第一手有价值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黎之,1928年3月4日生于山东省龙口市。1941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胶东《大众报》、《新洛阳报》、《中原日报》、《长江日报》、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文艺处、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长期参与文艺组织工作,参与过一些文件、社论和重要文章的起草、定稿工作,还参与一些有较大影响的文学期刊的创刊和有影响的文学著作的编辑出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初进中南海

关于“胡风事件”

关于“胡风事件”的补充

〔补记〕

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宣传工作会议”(1956年1月—1957年3月)

〔附〕沈虎根同志来信

整风·鸣放·反右

1957年纪事

毛泽东春天的三次重要讲话及其修改

关于作协的运动及其他

王蒙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邹鲁风谈林希翎

在“大跃进”的年代

从纠极“左”到反右倾

周扬谈自己及其他人

第三次全国文代大会前后

“文艺十条”—“文艺八条”

所谓“全民文艺社论”和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大连会议·“中间人物”·《刘志丹》

“大写十三年”的大争论及其背景

文艺“反修”、毛泽东“十二月批示”和他亲订《毛主席诗词》出版

从“一月会议”到“六月批示”

“假整风”“假批判”

所谓“阎王殿”

批判《武训传》《清宫秘史》及其他

胡乔木在第二次全国文代大会党员会上传达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周扬报告的意见(附几点说明)

理不清的思考

〔附〕中央关于加强文艺战线的指示(根据邓小平指示代中央起草,1964年4月14日稿。后来因形势急剧变化,此事未完成)

谈十七年的文艺运动 ——在“中国当代文学讲座”上的讲话(1980年7月)

又一次“假批判”·到卫戍区见周扬、林默涵

〔补记〕

筹办刊物,抓创作·批林批孔

批《水浒》、批宋江

“周扬一案”……

“三中全会”前夕的两次文艺会

〔补记〕

〔附〕读者来信

《天安门诗抄》出版前后

听胡耀邦讲话,请胡耀邦讲话

“务虚会上闷雷几声”

新的聚会 新的分歧

围绕“人道主义”“异化”的两次大批判

从王震与臧克家的一次通信说起

关于首次发表毛泽东致周扬的信

一 关于“民族形式”

二 关于对鲁迅创作的评价

三 关于“民粹主义”

“我和毛主席” ——周扬“回忆录”的有关材料

上篇

(一)

(二)

(三)

下篇

(一)

(二)

(三)

(四)

周扬说“三十年代”

关于“芸生”的诗

“国防文学”及其他

余波

〔附1〕王学文同志谈有关“两个口号”争论的一些情况

〔附2〕周立波长子周健明同志来信

文坛风云录是201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黎之。

得书感谢您对《文坛风云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通史 电子书
【易中天推崇的史学大师吕思勉的国史入门书!华人世界公认的权威国史巨著!】 【普通读者认识中国历史必读的国民性经典读本。】 【以上海开明书店原版为底本。多位名师历时2年,7次精心校对。】 【黄仁宇、钱钟书、李敖、柏杨、易中天、钱穆、顾颉刚、余英时、严耕望、谭其骧,联袂“世纪推荐”。】 【可阅读可珍藏·可传承的典藏级《中国通史》!2020年年度巨献,黑金工致手感,典藏版烫金礼盒。】
中国通史简编 电子书
一部真正好看的中国通史。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电子书
这本书回应了普通话与方言话语次序背后的问题,即普通话是20世纪中国政治的衍生品,亦是形塑“现代中国”的关键元素。
黄同学漫画中国史:清末民初那些年 电子书
国内首部以漫画的形式讲述清末民初——中国近现代历史浓墨重彩的开端的作品。
菊花王朝 电子书
1. 本书深入解读日本天皇制存续两千多年的政治文化机制,同时全方位解密日本天皇的日常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普及性读物。 2. 作者文笔流畅,学识渊博,见识超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详述天皇和天皇制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拨开迷雾,辟清谣言,厘清史实,让读者自己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洞彻两千多年来日本政治历史文化脉络。 3. 日本思想家竹内好曾说过,天皇制存在于日本的一草一木之中。广岛大学教授小林文男也曾指出研究天皇和天皇制的重要性。可以说,不了解天皇制,就不可能全面地理解我们的近邻日本。 读懂天皇制,才能读懂骨子里的日本 一个延续两千多年的神秘王朝, 一个科技全球领先的现代国家, 为何能在日本身上完美融合? 日本中世史专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胡炜权扛鼎力作 著名日本问题专家蒋丰、萨苏、蒋奇武联袂推荐 天皇制存在于日本的一草一木之中 不了解天皇制,就不可能全面理解日本 70个历史谜题、10幅彩插、18张图表 全方位解密天皇的生死爱欲和前世今生 一部为华人读者而写的天皇解说书 一部了解日本历史与文化的通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