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游踪考察记

杜甫游踪考察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杜甫生平为主脉,记述作者所踏查的杜甫游踪及相关遗迹,并对历史旧说及悬疑问题加以辨析。

内容简介

作者曾于2009至2015年全程考察杜甫游踪,行程横穿河南全境,纵贯湖南、甘肃两省,并两入四川,三至陕西,拍摄图片数千幅。

全书以杜甫生平为主脉,按中州篇、江南篇、齐赵篇、关陕篇、陇右篇、巴蜀篇、荆湘篇来记述作者所踏查之杜甫游踪及相关遗迹,并对历史旧说及悬疑问题加以辨析。

行文中亦根据林东海先生提供的信息与图片,对三十年前的杜甫游踪纪念性遗迹作对比介绍。

作者简介

作者宋红,1957年生,籍贯上海。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77级),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审退休。在编辑岗位上编发书稿两千馀万字,成功引进海内不传之珍贵汉籍多种。个人著述有《谢灵运传》《白居易》《李清照》等人物传记;《先秦两汉诗卷》《中国古代诗歌精华(下)》《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卷》《南社诗选》(合作)等作品选注;《西洋名画故事》(日译汉,合译)、《日韩谢灵运研究译文集》等译著;《中国酒文化丛谈》、《谢灵运年谱汇考》(合刊)等专著;另有《谢灵运年谱考辨》《略述日本〈千载佳句〉一书之版本及其对〈全唐诗〉的补遗校勘价值》等论文及书评数十篇,旧体诗数百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一、 中州篇

郑州市 巩义市(巩县)

站街镇 瑶湾村 杜甫故里

康店镇 康店村 杜甫陵园

洛阳市 偃师市

城关镇 前杜楼村与杜甫墓

洛阳市

龙门

奉先寺遗址

北邙山 上清宫

郑州市 荥阳市

广武山

开封与商丘

开封市

禹王台(吹台、三贤祠、繁台)

商丘市

平台镇

八关斋与张巡祠

虞城县

永城市

济源市

王屋山

孙思邈墓与玉真公主坟

郑州市 登封市

嵩山

告成镇 石淙会饮

洛阳市

伊川县 陆浑与鸣皋山

新安县

三门峡市

渑池至陕州 崤山与石壕

灵宝市

二、 苏浙篇

江苏省

淮安市

扬州市 高邮市

镇江市

南京市

苏州市

浙江省

绍兴市

三、 鲁冀篇

山东省

济宁市

菏泽市

济南市

淄博市

泰安市

河北省

邯郸市

四、 关陕篇

西安市

杜陵、杜公祠、牛头禅寺

复建中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大雁塔与小雁塔

曲江池遗址公园与大唐芙蓉园

兴庆宫与兴庆公园

浐灞新区、老灞桥遗址、长乐坡

汉昆明池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户县(鄠邑区)

延安市

杜甫祠

富县

铜川市

玉华宫

渭南市

潼关县

华阴市

华州区(旧郑县、华县)

咸阳市

彬县

汉中市

略阳县

汉中市博物馆与《石门颂》刻石

汉中至宝鸡

汉中留坝县 马道镇

宝鸡凤县 张良祠

五、 陇右篇

平凉市

崆峒山

平凉至天水道上

天水市

麦积区

秦州区

天水至成县道上

红山与“赤谷西崦”

皂郊镇

天水镇

礼县

西和县

关于“积草岭”“泥功山”的位置与杜甫由“石龛”至同谷的行走路线

陇南市

成县

徽县

舍两当而取略阳——关于《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的写作地点与时间

六、 巴蜀篇

从棋盘关到剑门关

棋盘关

龙洞背

明月峡

千佛崖石窟——《石柜阁》

皇泽寺

桔柏渡

剑阁县 剑门关、翠云廊、鹤鸣山

白马关与“鹿头关”

成都市

浣花草堂

武侯祠

青城山

都江堰

绵阳市

越王楼

李杜祠

遂宁市

射洪县

绵阳市

三台县

盐亭县

南充市 阆中市

锦屏山——阆山

玉台山——玉台观、滕王亭子与滕王阁

去蜀初程

乐山大佛

从犍为至夔州

附:夜郎溪·夜郎·李白流放地

重庆市

奉节县

巫山县

七、 荆湘篇

湖北省

宜昌市

荆州市

襄阳市

宜昌市

湖南省

岳阳市

长沙市

株洲市

衡阳市

耒阳市

郴州市

结语

杜甫游踪考察记是202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宋红。

得书感谢您对《杜甫游踪考察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英国对法战略的历史和政治学考察(1914~1929) 电子书
本书主要分析和论述了1914~1929年英国对欧洲大陆和平外交战略的成因、演进和影响。
扎伊尔五年亲历记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在扎伊尔共和国的亲身经历,基于此,通过丰富的内容、翔实的素材、真实的记录,系统地介绍扎伊尔共和国有关国情和民族风俗等,可以起到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作用。
家族的记忆与认同:一个陕北村落的人类学考察 电子书
本书以陕北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家族——艾氏家族为研究对象,以艾氏主姓村——西村为主要调查点,在“认同”的视角下,将社会记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当代陕北家族组织的形态样貌做了描摹。其创新之处在于勾勒出陕北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研究与把握陕北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期待这个北方的个案可以对长期以来以东南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宗族(家族)研究进行补充。
日本农协的三个面相:战后三十年发达史考察(1945~1975) 电子书
揭示出日本农协的三个面相,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参考价值。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风物之美 电子书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都游踪,寻访诗意。在“华夏之心”重遇千年前的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