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

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国荣关于王阳明哲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内容简介

《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一书是杨国荣的博士论文。这本著作有一些显著的特点:一、从考察王学的二重性入手,对它的内在结构及其在后学中的历史展开过程,作了深入的分析,从而揭示王学融虫普遍之理与个体意识及其肯定本体(良知)与工夫(致良知)之统一这一极为重要的理论特质。二、由对王学体系的内在矛盾的揭露,进而说明王门后学的分化,着重考察了志(意)知之辨的演进,李贽把王学引向异端,黄宗羲完成对王学的自我否定,并在“历史的余响”的标题下讨论了王学中国哲学近代化中的双重作用等。一系统的有条不紊的考察,比较好贯彻了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因此许多论断显得很有说服力。三、作者比较充分地掌握了一手资料,参考了前人和时贤,包括海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加以评析、折衷、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本书既具有较广的理论视野,又能在许多环节上作深入的微观考察,是一部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理论著作。

作者简介

作者杨国荣,1957年10月生于上海,浙江诸暨人。1988年获博士学位,1991破格由讲师晋升为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1998-2000)。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所长;国际儒联理事、孔子基金会理事、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上海哲学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编委。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论

第一章 王学的兴起

第一节 王学形成的历史前提

第二节 理学的演变与王学的产生

第二章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

第一节 心(良知)的内在结构及其逻辑展开

第二节 致良知:先天良知与致知过程之辨

第三章 致良知说的分化

第一节 从先天本体到现成良知

第二节 先天本体的超验化与归寂以致知

第三节 本体与工夫

第四章 志(意)知之辨的演进

第一节 “造命却由我”与“意为心之主宰”

第二节 志道与顺乎无内外之则

第三节 “意蕴于心”与“知藏于意”

第五章 从良知说到童心说

第一节 童心说:天理的剔除与个体性原则的突出

第二节 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

第三节 性情不可以一律求

第六章 王学的终结

第一节 从以心为体到心为气之灵处

第二节 工夫与本体关系的再思考

第三节 从心体的历史展开到学脉的历史展开

第四节 个体与整体之辩:启蒙思想的前奏

第七章 历史的余响:王学与中国近代哲学

第一节 从心物一体到“体用不二”

第二节 个性与直觉:良知说的二重影响

第三节 王学与中国近代的唯意志论思潮

第四节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的余波

附录一 心·理·物

附录二 王阳明心学的多重向度

后记

再版后记

新版后记

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是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国荣。

得书感谢您对《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王学研究(第八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八辑。
王学研究(第五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五辑。
王学研究(第七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七辑。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电子书

1、让整个日本折服的中国圣人!读日本人写的传记,重新认识王阳明!2、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他们研究中国人、解读中国典籍,后世产生的成就甚至突破了中国文化本身的局限,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