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的职业、生活与社会态度

城市居民的职业、生活与社会态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张文宏主编专著研究社会分层流动,分析城市居民就业、社交、家庭生活及社会问题态度。

内容简介

本专著是张文宏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分层流动的和谐互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采用“中国大城市社会网络与求职调查”(JSNET )数据(该数据不仅涵盖了中国的一线、二线及三线城市,并且涉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因此能够代表不同发达程度地区的基本情况),以上海地区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为研究对象,兼与其他七个城市的情况进行对比,旨在了解和分析中国城市居民的就业、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情况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态度,为特大城市的社会治理提供基本的数据资料和参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要作者简介

导论

第一篇 职业及其满意度

第一章 受雇者求职过程中的网络资源

第一节 求职渠道描述

第二节 求职过程中“关系”的运作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自雇者创业过程中的网络资源

第一节 创业筹资渠道描述

第二节 创业过程中“关系”的运作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职业劳动的特征与性质

第一节 职业劳动的特征

第二节 职业经济活动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工作满意度

第一节 工作满意度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工作满意度的特征差异

第三节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篇 社会结构与社会交往

第五章 住房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住房面积

第三节 住房产权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社会保险

第一节 社会保险参保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保险参保的群体差异

第三节 影响社会保险参保的因素初探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社会分层

第一节 收入分层

第二节 消费分层

第三节 主观分层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社会网络

第一节 社会网络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社会网络的回归模型

第三节 小结

第九章 社会距离

第一节 社会距离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社会距离的群体差异

第三节 社会距离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社会参与

第一节 社会参与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社会参与的群体差异

第三节 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篇 健康状况与社会态度

第十一章 身体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身体健康

第二节 生病时的处理方式

第三节 心理健康

第四节 小结

第十二章 社会安全与社会信任

第一节 社会安全

第二节 社会信任

第三节 小结

第十三章 未来信心

第一节 未来信心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未来信心的群体特征

第三节 未来信心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城市居民的职业、生活与社会态度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雪涛。

得书感谢您对《城市居民的职业、生活与社会态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社会的时间:形成、变迁与问题 电子书
本书认为时间是社会的产物,并加以论证。
言语行为与制度社会的建构 电子书
本书在新的语境下研究了制度社会建构的认知基础尤其是语言基础,并通过作为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制度性事实的建构来阐释制度社会的建构。由于语言在联结人类心智和道义中的特殊角色,本书建立了“心智—语言—伦理”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心智(主要指集体意向性)、语言(建构性言语行为)和伦理(言语行为理性)在制度性事实建构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最后还从制度性事实的可理解性视角出发,通过对科学实在论的辩护论证了科学理性
农民工职业健康服务管理:一个组织社会责任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基于组织社会责任的视角,把职业健康服务管理视作企业组织社会责任的基础,探讨职业健康服务管理实现的内外部机制。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佛教与社会 电子书
本书将4~6世纪佛教中国化与民族大融合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考察。
社会的细节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文章合集,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内容包括社会与社会建设、社会工作、农村发展、劳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宗祠与宗教文化等。书中许多文章是从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的细节入手,特别关注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功能;还有多篇文章是专为非学术报刊所撰写,带有较强的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色彩,有助于读者认识复杂的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