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佛教文化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佛教文化交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佛教文化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佛教传播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

内容简介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向外传播的世界宗教,早在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就向世界各地派遣了佛教传教士。在众多的佛教传播途径中,海上丝绸之路显得尤为重要。据不完全统计,公元3—8世纪500年间,无数中外僧人往来于海上丝绸之路,其中238名僧人留下了他们的记载。2016年12月3—5日,由上海市玉佛寺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共同举办了佛教文化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韩国、马来西亚、美国、斯里兰卡、越南、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共38位法师、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就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书稿乃是选编优秀的会议论文而成。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前言

当代上海佛教的对外文化交流(1978—1995)

一 近代以来上海佛教对外交流的发展概况

二 当代上海佛教的对外文化交流(1978—1995)

(一)与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

(二)与亚洲其他国家的佛教文化交流

(三)与欧美各国的佛教文化交流

三 结语

海上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传播

前言

早期中外交通通道

佛教初来与海上丝路

佛教传播与海上丝路

结语

参考书目

晋宋间中印海路佛教交流

一 中印海上交通简况

(一)中印海上官方交往

(二)中印海上经贸

二 中印佛教僧侣的海上往来

(一)主要访印汉僧

(二)主要来华印僧

三 南方佛教的发展

(一)译经事业

(二)江南名寺

(三)戒律与禅法

四 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一)思想交流

(二)其他交流

当代“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福建安溪清水祖师信仰的发展战略与理论建设等问题刍议

一 清水祖师生平事迹

二 清水祖师信仰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

三 清水祖师信仰与海上丝绸之路

四 清水祖师信仰从民间走向主流

五 清水祖师信仰的“善”意志

六 清水祖师信仰会永远存在

中国古代海上丝路与金陵佛教

一 法显与金陵佛教

二 菩提达摩与金陵佛教

三 真谛与金陵佛教

结语

海洋丝路上闽台龙山寺与闽南泉州海洋商人群体

浅析观音菩萨信仰在缅甸的传播与传承

一 前言

二 观音菩萨信仰在缅甸的传播

(一)观音菩萨信仰何时传入缅甸?

(二)观音信仰在华人中传播的历史阶段

(三)观音宗教文化

(四)观音世俗文化

三 观音信仰在缅甸的传承

(一)家庭奉祀观音的传承:缅甸化

(二)公众集体仪式传承:本土化

四 观音信仰为何可持续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十六世纪末朝鲜士大夫在异国的佛教经验

一 朝鲜朝廷极端的佛教政策

二 从被俘虏到日本佛教经验

(1)鲁认的日本佛教经验

(2)姜沆的日本佛教经验

三 鲁认的福建佛教经验

四 结语

海陆丝绸路上的佛教传播特性及其异同略析

一 关于佛教初传中土的海陆线路之争

二 海陆路传播的阶段性规模与特点

三 海陆丝路上佛教传播的特性及其地域性特征浅析

四 当代云南与东南亚佛教交流互动的意义

外推与回归:圣严法师的美国经验

一 导言

二 圣严法师出洋与两层外推

三 语言外推:翻译与自我翻译

四 实践外推

五 结论

《南海寄归内法传》对中印佛教交流之价值刍议

一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之经历回顾

二 义净法师译经之特色浅述

三 义净法师弘传律仪与《寄归传》之价值

留学日本的黄辉邦居士

艰难求法

刻苦学法

执着护法

高丽后期僧俗通过海路对蒙山禅的接受

一 序言

二 蒙山德异与高丽僧俗

三 铁山绍琼与高丽僧俗

四 无极·古潭与高丽僧

五 结论

二十世纪泰国华宗佛教之缘起与传播

一 引言

二 汉传佛教在泰国形成“华宗”

(一)泰国华宗及华僧的发展

(二)华宗庙宇及佛教机构

(三)佛学社的成立

(四)对外与各地汉传佛教界的继续交流

(五)报章的佛教传播:副刊《佛学》创刊与其内容

(六)其他活动

三 结语

附录一:普公师晋爵录

附录二:普净上师之广度成就

参考文献

报刊

专著

单张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印度与汉传佛教比较研析

壹 前言:略论印度佛教的部派与分系

贰 论汉传佛教的文化特质

叁 从梁陈真谛的唯识古学与唐代玄奘的唯识新学论述印度与汉传佛教的思想差异

一 近代唯识学的新、古学之争

二 关于“转依”

三 梁陈真谛翻译“转依”为“阿摩罗识”的问题

(一)真谛译《决定藏论》与玄奘译《瑜伽师地论》二译对照

(二)岩田谛静的研究

(三)印顺的观点

(四)牟宗三的看法

肆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原典

二、专书

三 博硕士学位论文

四 单篇论文

五 辞书及数据库

汇通“禅”“茶”的荣西禅师

一 荣西禅师的生平和行迹

二 《吃茶养生记》的撰著及影响

三 《吃茶养生记》成书性质再探

“宝烛傌”制度与清末民初中国僧人下南洋的开枝散叶

一 概言

二 “宝烛傌”造就的民初南洋汉传佛教历史景观

三 宝烛傌制度影响下的汉传佛教生态

四 宝烛傌制度的局限与保留的必然

五 后语

参考文献

专书

期刊

单张

近代中国汉传佛教与印度的交流

一 太虚法师

二 道阶法师

三 谭云山居士

近当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佛教交流史

一 近现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佛教交流史

二 当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佛教交流史

三 结论

参考文献

中国和斯里兰卡相互依存的佛教文化领域

引言

一 古代中、斯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

二 中、斯两国佛教文化交流

(一)比丘尼文化

(二)佛教典籍

(三)佛教艺术

(四)佛牙的巡礼

结论

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

明末清初遗民逃禅与越南佛教

一 前言

二 岭南移民逃禅僧携经入越

1.拙公和尚入越传法

2.明行禅师请经入越

三 性泉和尚鼎湖山求法请经

1.肇庆鼎湖山求法受戒

2.请弘赞法师经论入越

四 汉喃院所藏弘赞法师经论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添足》

2.《般若心经贯义》

3.《沩山警策句释记》

4.《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5.《八关斋法》

6.《六道集》

7.《四分律名义标释》

8.《解惑编》

9.《诸经日诵集要》

五 结语

六、参考文献

1.史料文献

2.专著

3.期刊论文

4.网站数据库

新罗来华僧人无相禅师在中国禅宗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一 净众—保唐禅派的中坚人物

二 无相禅师的禅法思想

三 无相禅师法脉的传承

五 无相禅师的当代影响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成祖渔。

得书感谢您对《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朝贡贸易与仗剑经商:全球经济视角下的明清外贸政策(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 电子书
本书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研究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以经济史研究照亮现实发展道路。
吐蕃统治河陇西域与汉藏文化交流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敦煌、新疆等地出土的汉藏文献、金石碑铭、汉藏传世史籍等,对唐前期吐蕃在河陇地区的进出与军政建制,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的节度使、都督、部落、部落使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其中反映的汉藏文化交流问题做一些考察辨析,说明自己的见解,以期能够抛砖引玉,将吐蕃统治河陇西域历史和这一时期的汉藏文化交流史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海上生命线:晚清漕粮海运之路 电子书
漕运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一项重要的财政税收制度,也是政府介入、干预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
孔子在日本(中日文化交流史) 电子书
本书从两个侧面对日本历史上的孔子形象进行研究。
隋唐中日书籍交流史(中日文化交流史) 电子书
本书依据“书籍之路”理论,从多元的视角,以丰富的案例,构建中日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