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东大教授父亲为女儿写作的日本史,比教材更真实更有趣。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写给15岁正值初中毕业的女儿的一本书。

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设计了剑、心、宝、锄四个部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日本从古代到中世的历史(明治维新以前),讨论了日本的国家形成、历史建构、宗教信仰、社会变动等方面的议题,涉及遣唐使、圣德太子、源平合战、南北朝分裂、幕府更替、黑船来航、尊王攘夷运动等诸多日本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并对日本中心论等流行观点进行了批判与反思。

全书将被分解为琐碎断代的历史重新整合,展现出其整体面貌。作者通过本书,希望传递给你的不仅是日本史中具体的细节,更强调看待历史的角度与解读历史的方法,以宏大的胸怀与视野走近历史。

作者简介

作者小岛毅,1962年生。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课程毕业。现为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专攻儒教史、东亚王权理论。以宋代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儒教思想的政治、社会作用及其在世界史上的意义,并试图用今日之视点解明日本儒教正负两面的遗产。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日本年表

中文版序言

♠ 剑之章

♠ A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 2 希望展现整体样貌

♠ 3 从哪里可以看见“日本史”?

♠ 4 阿弖流为是“叛乱分子”?

♠ 5 “美丽之国”平泉与“美好之国”镰仓

♠ 6 引发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外史》

♠ 7 对外国的事情反而很了解

♠ 8 遣隋使是对等外交吗?

♠ 9 身为“新兴贵族”的平氏

♠ 10 尊王思想与德川幕府的关系

♠ J 攘夷运动的走向

♠ Q 对南北朝的看法

♠ K 忠君爱国与民主主义教育

♥ 心之章

♥ A 纪元节神话是什么?

♥ 2 从宗教谈日本古代史

♥ 3 《古事记》也以汉字写成

♥ 4 本居宣长的主张

♥ 5 对史料的看法

♥ 6 圣德太子的出身

♥ 7 成为争论对象的圣德太子

♥ 8 对太子传说拥护论的疑问

♥ 9 神功皇后与卑弥呼的合体

♥ 10 《论语》与《千字文》

♥ J 消失的王仁博士

♥ Q 苏我氏祖先的故事

♥ K 从倭国到日本

♦ 宝之章

♦ A 改新之诏是何时作成的?

♦ 2 “官人”的诞生

♦ 3 天智即位之年

♦ 4 内乱与女帝

♦ 5 圆仁的大旅行记

♦ 6 太阴太阳历的故事

♦ 7 从“梅之都”到“花为樱”

♦ 8 “国风”的意义

♦ 9 樱花的印象

♦ 10 所谓“无常”

♦ J 平安时代最强的怨灵

♦ Q 《今昔物语集》的世界观

♦ K 仁义道德会吃人

♣ 锄之章

♣ A 厉害的中世人们

♣ 2 眼花缭乱的12世纪

♣ 3 镰仓新佛教的时代背景

♣ 4 “对了,去京都吧!”里的京都

♣ 5 “宁案”的目标

♣ 6 被称为石蕊试纸的南北朝到室町时代

♣ 7 将日本史一分为二的应仁之乱

♣ 8 战国大名的军师养成学校

♣ 9 “转调”之法

♣ 10 佛教寺院与天皇的势力

♣ J 新外交关系与“日本国家的样貌”

♣ Q 锁国时代的中国印象

♣ K 现在依旧吃人的仁义道德

出版后记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是2018年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作者[日] 小岛毅。

得书感谢您对《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的情结 电子书
本书记录了傅志寰同志的求学之路、社会经历、管理实践和记忆随想。
远去的亲人 电子书
本书记载了作者陈维秀自认识蒋汉杰开始的直至陈维秀离开人世这一段时期有关于蒋家的家族历史以及当时上海地下党员生活的真实写照。陈维秀,祖籍江苏无锡玉祁镇。由母亲作主,19岁嫁给姐夫——商人蒋汉杰。从1939年至1953年养育了五个子女。上海解放前她作为家庭主妇协助丈夫和子女进行地下工作。解放以后进入中国畜产公司上海分公司,直到1973年退休。2000年前后,她开始撰写蒋汉杰家史,历经数年完稿。她为蒋家
厦门的兴起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论述了清朝时,厦门作为一个沿海贸易港口的兴起过程及其在沿海贸易中的地位,向我们揭示了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逻辑,展示了厦门乃至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的生动细节。对于我们今天深度认识厦门商港由来之路及其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未来厦门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永远的战士 电子书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英雄的精神永世长存。2018年,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开展征集山东老战土历史资料工作。邹城市老干部局以此为契机,联合有关单位启动了“永远的战十”征文活动,以参战老战十为记录对象,讲述战争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历时半年,组织30个单位80多名下作人员入户采访600多人次,查阅人事、军史、党史等资料,形成书稿42篇近30万字,真实记录了老战士的战斗经历和
文明的比较 电子书
面对文明的共通与不同,我们该如何相互欣赏、如何求同存异,又该如何面对多元文化?本书是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的代表作品,是一部通俗的文化史著作。作者在书中以客观的态度,探讨了导致中国、日本、欧洲和英语文化圈形成不同发展路径的因素,也给出了“我们具有多重身份,各个身份以金字塔式结构逐一构建起来,范围逐渐扩大但不会相互冲突”“我们被某个层面上的差异所区分,又在另一个层面上被统一”的回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