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宗教史丛书(共四卷)

新版宗教史丛书(共四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国内一线宗教史专家联合打造,全面记述宗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世界通史。

内容简介

《佛教史》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佛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内容按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展开,广泛涉及各教派和宗派的教义、经籍、人物、僧制、僧职等等,同时兼及佛教的节目、礼俗、典故、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

《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伊斯兰教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伊斯兰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伊斯兰教兴起前的阿拉伯社会状况,止于当今伊斯兰教在各国的情况和特点。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伊斯兰教的经籍、教法、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伊斯兰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伊斯兰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伊斯兰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基督教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督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基督教产生前的犹太社会状况,止于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流传。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基督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神学、人物、组织、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基督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基督教本身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基督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作者简介

作者任继愈,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曾长期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1939年考取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师从汤用彤和贺麟教授。1942—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先后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隋唐佛教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课程。1964年,负责筹建我国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并任所长。著有《中国哲学史论》《老子全译》等,主编有《中国哲学史简编》《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等;此外,还主持《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大典》等的编辑出版工作。

章节目录

佛教史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作者的话

第一章 佛教的起源与早期的发展(前6—前1世纪)

第一节 佛教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释迦牟尼与早期佛教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早期佛教的分派

第四节 佛教对外传播与早期佛教经典

第二章 佛教大乘和小乘的确立(前1—3世纪)

第一节 大乘思想的酝酿和兴起

第二节 犍陀罗和迦湿弥罗的佛教及说一切有部

第三节 天竺佛教和龙树提婆的大乘中观学

第四节 大乘佛教的一般特征及其与小乘的对立

第五节 佛教向中国内地的传播与初传期的中国佛教

第三章 佛教的黄金时代(4—6世纪)(上)

第一节 印度的笈多王朝和佛教的发展

第二节 印度小乘的新发展

第三节 大乘佛经的续出与瑜伽行派的确立

第四章 佛教的黄金时代(4—6世纪)(下)

第四节 佛教在中国魏晋南北朝的急剧发展

第五章 佛教中心的转移(7—10世纪)(上)

第一节 印度佛教的经院化和密教化

第二节 隋唐五代佛教的昌盛与发展

第六章 佛教中心的转移(7—10世纪)(下)

第三节 南海佛教概况

第七章 朝鲜佛教和日本佛教的建立(7—11世纪)

第一节 佛教传入朝鲜及其早期阶段

第二节 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佛教

第八章 藏传佛教的再兴及其向国内外的传播(11—18世纪)

第一节 佛教在卫藏地区的复兴

第二节 藏传佛教教派的形成和演变

第三节 格鲁派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节 藏传佛教在国内外的传播

第九章 佛教的消长变化和多元化发展(11世纪—)(上)

第一节 中国佛教在中央集权下的稳定演变

第十章 佛教的消长变化和多元化发展(11世纪—)(下)

第一节 朝鲜民族佛教的形成及发展

第二节 日本民族佛教宗派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斯里兰卡和东南亚诸国佛教

第五节 佛教在印度和蒙古的复兴

第十一章 佛教在西方的流传和影响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佛教在欧美

附录

一、佛教大事记

二、部派佛教分派表

三、藏传佛教格鲁派达赖、班禅世系表

后记

新版后记

道教史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引言

第一章 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第一节 秦汉社会危机与统治思想宗教化

第二节 各种思潮的涌出与融摄

第二章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

第一节 民间兴起的汉代道教

第二节 魏晋道教的分化和发展

第三节 南北朝道教的改造和充实

第三章 隋唐五代北宋道教

第一节 隋代道教的转折

第二节 盛唐道教的鼎兴

第三节 中、晚唐及五代十国道教的低落

第四节 北宋道教的高涨

第四章 南宋金代道教

第一节 符箓派统领和金丹派兴起

第二节 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三大道派的创立

第五章 元代道教

第一节 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三大道派的发展

第二节 全真道的南传与金丹派南宗

第三节 龙虎宗及其支派——玄教

第四节 茅山宗、阁皂宗及其他符箓道派

第六章 明代道教

第一节 明代统治者与道教

第二节 全真道和正一道

第三节 道教的世俗化和民间化

第七章 清代民国道教

第一节 衰落期的道教

第二节 陈撄宁与“仙学”

第八章 当代道教

第一节 道教的新生

第二节 台湾、香港、澳门的道教

第三节 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第九章 道教的基本信仰及其他

第一节 基本信仰及神仙

第二节 仙境、宫观、组织、戒律及清规

第三节 道藏的编纂及分类

第十章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节 道教与儒学

第二节 道教与佛教

第三节 道教与民间宗教

第四节 道教与民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

第五节 道教与文学、美术、音乐

附录

一 道教大事记

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新版后记

基督教史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作者的话

第一章 基督教的渊源

第一节 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基督教产生的宗教背景

第三节 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基督教产生的文化背景之一

第二章 耶稣

第一节 犹太民族解放斗争内部的分化

第二节 史料中的耶稣

第三节 《福音书》中的耶稣

第三章 基督徒社团时期

第一节 基督徒社团

第二节 保罗

第三节 基督教的产生

第四章 早期教会

第一节 早期教会的发展与变化

第二节 早期教会与政府的关系

第三节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第四节 七次大公会议

第五节 古代教父

第五章 基督教的传播与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第一节 东派教会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西方(罗马)教会在欧洲的发展

第三节 东西方教会大分裂

第六章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

第一节 教皇的由来及其地位的巩固

第二节 教皇权势发展的顶峰

第三节 教皇权势的没落

第四节 经院哲学

第七章 十字军

第一节 十字军战争的由来

第二节 十字军东侵

第三节 十字军东侵的后果

第八章 修道制度的兴起与异端运动

第一节 克吕尼改革运动与西多会

第二节 异端教派

第三节 教会对异端教派的镇压 托钵修会与宗教裁判所

第九章 东正教的传播

第一节 希腊正教的发展变化及其传教活动

第二节 俄罗斯正教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其他地区独立的东派教会

第四节 东正教的特点

第十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教会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教会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其他国家的教会

第三节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

第十一章 宗教改革

第一节 宗教改革运动的酝酿

第二节 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运动

第三节 托马斯·闵采尔与德国农民战争

第四节 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与再洗礼派

第五节 法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第六节 尼德兰的宗教改革运动

第七节 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第八节 北欧国家的宗教改革

第十二章 罗马教会的反改革运动及其内部整顿

第一节 罗马教会内部要求整顿的呼声

第二节 耶稣会

第三节 特兰托公会议

第四节 教皇反对宗教改革的措施

第十三章 宗教改革后期的新教与天主教

第一节 新教各派间的神学纷争和罗马教会势力的发展

第二节 英国对清教徒的镇压与浸礼宗的产生

第十四章 英国和美国的福音运动

第一节 英国的福音运动

第二节 北美的福音运动

第十五章 近代天主教

第一节 法国的天主教会

第二节 19世纪的天主教

第十六章 近代传教运动

第一节 16世纪前后罗马天主教会的传教活动

第二节 天主教会传教的衰退与新教传教活动的兴起

第三节 近代传教活动的高潮

第十七章 19世纪德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基督教新教

第一节 德国的新教神学思想

第二节 新教在德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活动

第十八章 19世纪英国和美国的基督教

第一节 19世纪基督教在英国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美国的基督教

第十九章 20世纪的基督教

第一节 20世纪的天主教会

第二节 普世教会运动

第三节 20世纪基督教的主要神学思想

第四节 基督教新教的主要教派

第五节 20世纪的东正教会

第二十章 中国早期的基督教

第一节 唐代的景教

第二节 元代的也里可温教

第三节 明末和清朝的天主教

第二十一章 中国近现代的基督教

第一节 基督教新教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不平等条约和19世纪后半叶基督教在华的活动

第三节 太平天国运动与基督教

第四节 反洋教斗争与义和团运动

第五节 20世纪初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

第六节 自立教会与本色教会运动

附录

新版后记

伊斯兰教史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第一编 伊斯兰教的兴起

引言

第一章 伊斯兰教兴起前的阿拉伯社会

第二章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兴起(610—661)

第二编 伊斯兰教的全面发展

引言

第三章 早期伊斯兰教的发展(661—750)

第四章 伊斯兰宗教体制的形成(750—945)

第五章 逊尼派与十叶派伊斯兰教的深入发展(945—1157)

第六章 苏非教团的形成与哈里发制度的覆灭(1157—1258)

第七章 传统哈里发制度解体后的伊斯兰教(1258—1800)

第三编 伊斯兰教在各地的传播

引言

第八章 伊斯兰教在北非和西班牙

第九章 伊斯兰教在波斯和中亚

第十章 伊斯兰教在印度次大陆与东南亚

第十一章 伊斯兰教在西非与东非

第十二章 伊斯兰教在中国

第四编 近现代伊斯兰教

引言

第十三章 近现代伊斯兰教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1800—1945)

第十四章 战后伊斯兰教(1945—)

附录

后记

新版后记

新版宗教史丛书(共四卷)是2006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杜继文。

得书感谢您对《新版宗教史丛书(共四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宗教与历史(第八辑) 电子书
上海大学历史系和上海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办期刊,本册是第八辑。
宗教与历史(第九辑) 电子书
上海大学历史系和上海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办期刊,本册是第九辑。
宗教与历史(第十一辑) 电子书
上海大学历史系和上海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办期刊,本册是第十一辑。
宗教与历史(第十辑) 电子书
上海大学历史系和上海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办期刊,本册是第十辑。
道教学刊(总第3期) 电子书
《道教学刊》为集刊,每年出版两期,其目标是探索国际共通的老学与道教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多样性的道教学术新范式,引领国际老学与道教学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