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内容简介
金聖歎評點《水滸傳》、毛宗崗評點《三國演義》、脂硯齋等評點《紅樓夢》。回評,是由中國傳統小說評點的形式中衍生。它不僅具體、細緻,而且自由、活潑。最重要的是,它能與讀者產生一種感性與直覺的交流。這種文學批評方法最大的優點,是評點者大可以率性隨意,不必為理論的框架系統而犧牲自己細緻敏銳的感受,因而,閱讀者也會感到十分親切,不必為弄不清某些基本的概念和邏輯而苦惱不堪。
回評《金庸》,正是對金庸小說作出相對的精選、進行相對的精讀。使讀者在閱讀之際,腦海中能夠立時浮現原著中對人物、情節、景致、史料等的描述,進而產生彷如識途老馬相伴而重遊舊地、資深書蠹導領而重溫故籍般的溫馨舒暢感受。多樣化以及多層面的分析,無疑會使金庸小說研究的方式和話語,變得更加豐富。
《神鵰俠侶》一書,是金庸武俠小說創作歷程中,一次別開生面的突破和轉折。也就是從《射鵰英雄傳》的傳統武俠...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陳墨
原名陳必強,安徽省望江縣人,一九六○年出生,曾任教師、編輯、記者等職務,現為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人不似名,陳墨絕不沈默,曾於台灣出版十二冊【陳墨金學作品集】、《俠客金庸》、《視覺金庸》、《金庸小說人物談》、《金庸小說神遊》等,立論功力備受金庸推崇,堪稱金學研究著作最多的超級金學專家。
即將推出的【金庸小說回評系列】,包括探索人性的《神鵰俠侶》、宗教寓言意味濃厚的《天龍八部》、探討政治與權力鬥爭的《笑傲江湖》,以及形式與內涵均別開武俠小說生面的《鹿鼎記》,均囊括於評論範疇中。金庸佳作回評,皆把握在「墨掌」指稍、玩味於金迷心間!
十六年後,在此重會:細說神雕俠侶是1970年由遠流出版,作者陳墨。
得书感谢您对《十六年後,在此重會:細說神雕俠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