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传播的过程与类型,传播学的源流、门派和研究方法并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基础展开传播学的理论叙述。
内容简介
以“小贴士”的方式填补原有内容的空缺,增加大量的相应案例,提供一些发散性阅读内容,如新增“大众传播的特征”“大众传播的功能”“媒介素养”“文化帝国主义”“健康传播”等内容。
同时,跟进传媒的发展,加入了不少关于新媒体的内容,如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传播、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帝国主义、社会化媒体如何改变世界等等。
作者简介
作者段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华语传媒研究会理事、《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学术顾问、中国政府与欧盟合作的中欧天然林保护项目(NFMP)首席传播策略顾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绪论 传播学与我们
第一节 传播学及其研究对象
第二节 传播的过程
第三节 传播的类型
上编 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流派
第一节 早期传播研究的贡献
第二节 近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与促进
第三节 传播学的兴起
第四节 传播学的不同流派
第二章 传播学的新门类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学
第二节 国际传播学
第三节 发展传播学
第四节 互联网传播学
第三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第二节 传播学研究方法体系
下编 传播学的基本框架与外延
第四章 传播的控制研究
第一节 社会制度与媒介控制
第二节 把关人研究
第三节 控制的不同形态
第五章 信息与符号
第一节 信息
第二节 符号
第六章 传播媒介
第一节 媒介的界定
第二节 媒介理论
第三节 传播媒介的特征与媒介选择
第四节 西方媒介产业
第七章 受众
第一节 受众
第二节 受众主体
第三节 受众研究
第八章 传播效果
第一节 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程
第二节 传播效果理论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普遍取向
后记
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是2006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段鹏。
得书感谢您对《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