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目前极少有的系统介绍史前化石哺乳动物的野外指南。
内容简介
在6500万年前的恐龙大规模灭绝之后,哺乳动物成为了地球上占主导地位的陆地生命形式。漫游在地球上的是壮观的野兽,例如剑齿虎、巨大的乳齿象、巨大的树懒和巨大的长颈鹿般的犀牛。
本书涵盖了化石哺乳动物的所有主要群体,讨论了分类学和演化史,并简要介绍了最著名的属和物种,以及每个群体的最新谱系。没有其他书可以提供有关这些动物的如此丰富的新信息,包括它们的外观,行为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唐纳德·R. 普罗瑟罗(Donald R. Prothero),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脊椎动物古生物学的研究助理,也是西方学院( Occidental College)的地质学名誉教授。 他的著作包括《恐龙温室:进化,灭绝和我们星球的未来》,《进化:化石的说法和重要性》,以及《恐龙之后:哺乳动物的时代》。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献词
致谢
第一章 哺乳动物时代
岩石测年
岩石里的时钟
名字里的秘密
如何给动物分类
骨骼VS分子
骨骼和牙齿
第二章 哺乳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下孔类(SYNAPSIDS)(原哺乳类或基干哺乳类)
恐龙时代的哺乳动物
摩根齿兽类(MORGANUCODONTS)
柱齿兽类(DOCODONTS)
单孔类(MONOTREMES)[鸭嘴兽类(PLATYPUS)和针鼹类(ECHIDNA)]和它们的近亲
多瘤齿兽类(MUTITUBERCULATES)
三尖齿兽类(TRICONODONTS)
真兽类(THERIA)
孔耐兽类(Kuehneotheres)和对齿兽类(Symmetrodonts)
树兽类(Dryolestoids)
磨楔兽类(Tribosphenida)[也称北方磨楔兽类(Boreosphenida)]
第三章 有袋类(MARSUPIALS):具有育儿袋的哺乳动物
有袋类VS有胎盘类
有袋类的演化
美洲有袋类(AMERIDELPHIA)
袋犬类(Sparassodonts)
负鼠类(Didelphimorphs)
鼩负鼠目(Caenolestidae)
澳洲有袋类(AUSTRALIADELPHIA)
智利负鼠目(Microbiotheria)
澳大利亚的有袋类
第四章 有胎盘类哺乳动物(PLACENTAL MAMMALS)[真兽类(EUTHERIA)]
有胎盘类动物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 异关节总目(XENARTHRA):树懒类(Sloths)、食蚁兽类(Anteaters)和犰狳类(Armadillos)
“贫齿类”(EDENTATE)VS异关节类(XENARTHRAN)
有甲目(CINGULATA)(犰狳类)
披毛目(PILOSA)(食蚁兽类和树懒类)
第六章 非洲兽总目(AFROTHERIA):大象、蹄兔、海牛、土豚及其近亲
特提斯兽类(TETHYTHERES)和非洲兽类(AFROTHERES)
长鼻目(PROBOSCIDEA)(真象、猛犸、乳齿象及其近亲)
海牛目(SIRENIA)(海牛和儒艮)
重脚兽目(EMBRITHOPODA)
索齿兽目(DESMOSTYLIA)
蹄兔目(HYRACOIDEA)
管齿目(TUBULIDENTATA)
象鼩目(MACROSCELIDIA)
非洲猬目(AFROSORICIDA)
第七章 灵长总目(EUARCHONTOGLIRES):真魁兽大目(EUARCHONTA)灵长目(Primates)、树鼩类(Tree Shrews)和皮翼类(Colugos)
魁兽类(ARCHONTANS)
树鼩目(SCANDENTIA)
皮翼目(DERMOPTERA)(猫猴,又称“飞狐猴”)
近兔猴形目(PLESIADAPIFORMES)
灵长目(PRIMATES)(现代灵长类)
第八章 灵长总目(EUARCHONTOGLIRES):啮齿大目(GLIRES)啮齿类(Rodents)和兔形类(Lagomorphs)
凿形门齿
啮齿目(RODENTIA)
兔形目(LAGOMORPHA)(穴兔、野兔和鼠兔)
第九章 劳亚兽总目(LAURASIATHERIA):食虫类(INSECTIVORES)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和其他食虫哺乳动物
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
已灭绝的食虫动物族群
第十章 劳亚兽总目(LAURASIATHERIA):翼手目(CHIROPTERA)蝙蝠类
蝙蝠的起源
第十一章 劳亚兽总目(LAURASIATHERIA):鳞甲目(PHOLIDOTA)鲮鲤,又称“穿山甲”或“有鳞食蚁兽”
鳞甲目(PHOLIDOTA)
古乏齿兽类(PALAEANODONTS)
第十二章 劳亚兽总目(LAURASIATHERIA):食肉目和肉齿目(CARNIVORA and CREODONTA)掠食性哺乳动物
食肉动物、食肉类和肉齿类
肉齿目(CREODONTA)
食肉目(CARNIVORA)
猫型亚目(Feliformia)
第十三章 劳亚兽总目(LAURASIATHERIA):有蹄类(UNGULATA)有蹄哺乳动物及其近亲
“踝节类”
第十四章 劳亚兽总目(LAURASIATHERIA):偶蹄目(ARTIOACTYLA)“偶蹄”哺乳动物:猪、河马、鲸、骆驼、反刍类和它们已经灭绝的近亲
偶蹄类的起源
猪形偶蹄动物
河马形类(WHIPPOMORPHA)
鲸目(Cetacea)(鲸和海豚)
胼足类(TYLOPODS)
反刍亚目(RUMINANTIA)
第十五章 劳亚兽总目(LAURASIATHER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奇蹄”哺乳动物:马、犀牛、貘和它们已经灭绝的近亲
马类
貘形类(TAPIROIDS)
犀类(RHINOCEROTOIDS)
雷兽科(BRONTOTHERES)
第十六章 劳亚兽总目(LAURASIATHERIA):南方有蹄目(MERIDIUNGULATA)
南方有蹄目(NOTOUNGULATA)
焦兽目(PYROTHERIA)
闪兽目(ASTRAPOTHERIA)
滑距骨目(LITOPTERNA)
第十七章 犹因它兽类(UINTATHERES)、全齿类(PANTODONTS)、纽齿类(TAENIODONTS)和裂齿类(TILLODONTS)
恐角目(DINOCERATA)(犹因它兽)
全齿目(PANTODONTA)
纽齿目(TAENIODONTA)
裂齿目(TILLODONTIA)
第十八章 哺乳动物的演化和灭绝
为什么远古哺乳动物如此巨大
巨型哺乳动物都去了哪里
哺乳动物是如何在恐龙消失之后变得繁荣昌盛
大灭绝是怎么回事
哺乳动物的未来
插图来源
普林斯顿古兽大图鉴是2021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唐纳德·R. 普罗瑟罗。
得书感谢您对《普林斯顿古兽大图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