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2》针对中学生,选取适当的诗文,力求能体现“经典浸润人生,经典伴随一生”这一特点,让读者在诵读中感受经典,在经典里完善自身。所选作品通注汉语拼音,以利诵读。
内容简介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文化的复兴也随之摆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面前。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史,虽历尽沧桑,仍然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薪火相传居功厥伟。文化不绝,民族就不灭。在这个意义上,传承、弘扬我们的文化,可以说是我们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增,对经典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神州大也,处处弦歌之声,诵读经典,蔚然成风。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时代正在悄然来临!所谓文化自觉,是指认识并继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新的时代加以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文化展开平等对话,取长补短,和谐共处。文化自觉带来的将是文化的复兴、民族的复兴,将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章节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勇毅
君子尚勇/3
见义不为,无勇也/3
士君子之勇/4
谦抑慎独
君子求诸己/7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7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8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9
敖不可长/10
君子必诚其意/10
君子慎其独/12
知者之举事/14
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14
交友
君子周而不比/16
君子矜而不争/16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17
有诸己不非诸人/17
友其德/18
不能则学,虽能必让/18
君子必在己/19
治学
知之为知之/21
学而不思则罔/21
不如学也/22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22
专心致志/23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24
劝学/25
学莫便乎近其人/27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28
河伯观海/29
薛谭学讴/3l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3
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35
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35
莫良于学/36
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36
君子必慎交游焉/38
乐道
君子修美/42
立义行道,毋论难易/43
原宪安贫/45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秦风·蒹葭/50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52
左思 咏史(其五)/54
王昌龄 闺怨/56
杜甫 登高/57
李商隐 锦瑟/58
陆游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60
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6l
柳永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62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64
欧阳修 踏莎行(候馆梅残)/65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6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68
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70
周邦彦 苏幕遮(燎沉香)/7l
李清照 永遇乐(落日镕金、)/72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74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75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6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78
韩婴 韩诗外传(节选)/82
司马迁 屈原贾生列传(节选)/84
司马迁 管晏列传(节选)/86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88
范仲淹 岳阳楼记/90
欧阳修 秋声赋/93
闻一多 祈祷/97
何其芳 预言/99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10l
附录
作者与作品简介/103
版本目录/107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是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