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中医必读经典读本丛书

脾胃论/中医必读经典读本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脾胃论》,为金代李杲(东垣老人)撰,成书于1249年。李氏根据《黄帝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观点,强调补益脾胃的重要性,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重要。根据临床实践,创立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学说,是补土学派的代表,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脾胃论/中医必读经典读本丛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宗《黄帝内经》《难经》之旨,阐述了脾胃的生理特性、病理变化,以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是《脾胃论》的基础部分;中卷对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进行深入阐释,并论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与加减配伍;下卷重点论述了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及九窍的关系,载有治疗饮食伤脾等治疗经验,强调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以及脾胃调理、摄养等治验。《脾胃论》在内伤脾胃方面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发挥,开补土学说之先河,其创制的诸多名方,如、“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等,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脾胃论/中医必读经典读本丛书》本次整理以明梅南书屋刻本《东垣十书》为底本。

作者简介

从事中医文献编辑整理工作40年,在中医文献学、目录学、校勘学方面颇有心得,曾参加《近代中医珍本集》编纂整理工作,长期致力于《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研究,特别是对校勘训诂方面孜孜以求,广收博取,融诸家之说,颇有见地。

章节目录

卷上

脾胃虚实传变论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

脾胃胜衰论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肺之脾胃虚论

升阳益胃汤

君臣佐使法

分经随病制方

通气防风汤

羌活胜湿汤

用药宜禁论

《内经》仲景所说脾胃

卷中

气运衰旺图说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补中益气汤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黄芪人参汤

除风湿羌活汤

调中益气汤

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

清暑益气汤

随时加减用药法

肠湃下血论

凉血地黄汤

升阳除湿防风汤

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

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凡治病当问其所便

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

为病互相出见论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三焦元气衰旺

卷下

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

忽肥忽瘦论

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阴阳寿夭论

五脏之气交变论

阴阳升降论

调理脾胃治验

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论

清神益气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人参芍药汤

麻黄人参芍药汤升阳散火汤

安胃汤

清胃散

清阳汤

胃风汤

阳明病湿胜自汗论

调卫汤

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清燥汤

助阳和血补气汤

升阳汤

升阳除湿汤

益胃汤

生姜和中汤

强胃汤

温胃汤

和中丸

藿香安胃散

异功散

饮食伤脾论

五苓散

论饮酒过伤

葛花解酲汤

枳术丸

橘皮枳术丸

半夏枳术丸

木香干姜枳术丸

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

和中丸

交泰丸

三棱消积丸

备急丸

神保丸

雄黄圣饼子

蠲饮枳实丸

感应丸

神应丸

白术安胃散

圣饼子

当归和血散

诃梨勒丸

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

胃风汤

三黄丸

白术散

加减平胃散

散滞气汤

通幽汤

润肠丸

导气除燥汤丁香茱萸汤

草豆蔻丸

神圣复气汤

脾胃将理法

摄养

远欲

省言箴

方剂索引

脾胃论/中医必读经典读本丛书是2019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金]李杲。

得书感谢您对《脾胃论/中医必读经典读本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医思维读本 电子书
中医学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健康管理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独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历经长期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医健康管理的理论体系和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本书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整理了中医的特色学术本质和思维方式,对中医工作者用传统思维研究中医及指导临床辨证用药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丹溪心法 电子书
全书共5卷,分别论述内、外、妇、儿诸科疾病,每卷首冠丹溪原论,次为戴元礼辩证,次列方剂、附录。书后附有宋谦《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戴良《丹溪翁传》。全书比较集中和全面地反映了朱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以及气、血、痰、郁诸病治疗见解和丰富经验,是一部研究内科杂症和朱氏学说的重要著作,对现代中医临床有指导作用。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本草备要 电子书
共八卷。汪昂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刊,本书可视为临床药物手册,亦为医学门径书。主要取材于《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卷首为药性总义,统论药物性味,归经及炮制大要:卷一草部药191种,卷二木部药83种,卷三果部药31种,卷四谷菜部药40种,卷五金石水木部药58种,卷六禽兽部药25种,卷七鳞介鱼虫部药41种,卷八人部药9种,共计478种。每药先辨其气、味、形、色,次述所八经络、功用、主治,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兰室秘藏 电子书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是为了适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而组织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所选之105种古籍,多为历代医家推崇,向为医家视为“医门之柱石”,尊为“必读”经典著作,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本书共3卷,21门,每门中有论、有方,內容涉及內外妇儿眼耳鼻等各科,以內科疾病所占篇幅最大,本书将脾胃学说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兰室秘藏》全书共载280余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金匮要略 电子书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是为了适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而组织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所选之105种古籍,多为历代医家推崇,向为医家视为“医门之柱石”,尊为“必读”经典著作,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金匮要略》系汉末张仲景所著,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学习、研究中医学的必读书之一。全书共25篇,介绍了40余种疾病的诊治,介绍方剂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