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苑璞玉:外国语言学新动态研究

语苑璞玉:外国语言学新动态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为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学术论丛之一,聚焦外国语言学新动态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至2020级本科生撰写的26篇论文。

“话语的社会功能解读”板块有7篇文章,采用隐喻、信息传播等理论,阐释了政论、新闻和外宣报道等话语类型的社会功能。

“语篇修辞手法探究”板块有4篇文章,从多模态、言语行为等视角,探讨了几类广告的修辞手法。

“跨文化语言考察”板块有8篇文章,从跨文化角度分析了中、日、韩、越、泰各国在诗歌、民俗中的语言和文化现象,追溯了相互问的借鉴和影响。

“词汇与语义探析”板块有4篇文章,考察了汉语词语的语义认知、语法结构的宏事件表征、越语中汉语借词语义演变以及植物词语命名理据等问题。

“外语教学问题探讨”板块有3篇文章,探究了外语学习者语法习得偏误等外语教学问题。

作者简介

编者严辰松,广西大学君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曾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主编。1996年至1997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语言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前副会长)、对比语言学学科委员会召集人、认知语言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问学入门正 研修立意高

一、话语的社会功能解读

中国军队形象的及物性建构——以《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白皮书英译本为例

南宁市公共场所语言景观及公示语翻译考察

英语经济新闻中的体育隐喻及翻译方法——以新冠肺炎疫情及能源危机报道为例

论英语政治类语篇中的隐喻及其汉译

外宣新闻信息传播的编码与解码——以中国云南野生象群北迁事件报道为例

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英译的解析——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

《恺撒大帝》中安东尼演讲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二、语篇修辞手法探究

英文广告修辞与受众反应研究

世界自然基金会动物保护广告的多模态隐喻研究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公益广告语研究

语用预设视角下的汽车广告语分析

三、跨文化语言考察

汉越泰“蓝”“青”“绿”三色表征对比研究

流行文化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方法探析

从语言接触看汉、日、英三语对韩国语的影响

从中越饮食俗语看文化差异

汉越十二生肖动物俗语的文化寓意对比

越南六八体诗与中国唐朝七律诗对比研究

越南语成语俗语中龙形象的研究

汉泰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四、词汇与语义探析

转喻——概念整合视域下《孙子兵法》中“兵”的语义认知研究

动趋式“V出”的宏事件表征

汉越词词义变化及影响因素探析

越南语植物词语命名的理据及特点研究

五、外语教学问题探讨

中日英语学习者中介语语法偏误初探

标记理论视角下英语学习者语法习得偏误研究

德语虚拟式和英语虚拟语气的对比分析

语苑璞玉:外国语言学新动态研究是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严辰松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语苑璞玉:外国语言学新动态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7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探讨翻译的定义、研究范围、翻译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第2章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综述。第3章为语言元功能与翻译研究。第4章为语境与翻译研究。第5章为语法隐喻与翻译研究。第6章为评价理论与翻译研究。第7章为结论,总结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同时也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交际类型特征研究 电子书
本书系“国际汉语教育研究丛书”之一。作者基于复杂理论研究汉语类型特征问题,在构建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理论框架基础上,对SLA领域汉语作为目的语的类型特征进行研究设计,并对来自美国、韩国、日本、泰国四个国家的留学生的中介语及汉语母语语料库进行对比,总结不同来源国学习者偏误所反映的汉语类型特征的共同之处及差异之处。全书共五章,分别为:绪论,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建构,研究设计,讨论与分析,建议与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现有研究存在的四大问题,并通过自建国际汉语教师动态数据库,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结构、能力间互动关系、能力影响因素和能力发展提出了新的结论。
现代汉语语篇关联成分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对现代汉语语篇关联成分展开了全面、系统的探讨。
城市白领新移民研究(城市研究·新移民系列) 电子书
本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通过定量数据的分析,向读者呈现了城市白领在工作生活中极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