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的故事:读解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

谷物的故事:读解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华夏文明为什么可以绵延5000年,答案也许就藏在谷物里。

内容简介

谷物的驯化始于1万年前。谷物在欧亚大陆上的传播,助力人类孕育出了城市、国家和文明。当许多古文明因为气候变化导致谷物收成锐减而衰亡时,擅长农耕的华夏文明奇迹般地得以延续。时至今日,粮食安全依然是中国的头等大事。

谷物自大航海时代走向全球。工业时代的拖拉机、化肥和谷物期货,让人类第一次挣脱“马尔萨斯陷阱”,但土壤退化、化学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最近50年,谷物成为全球贸易、生物能源和气候变暖等议题的主角,转基因则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论……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共16章,纵横万年,放眼全球,帮助读者自神奇的谷物一窥人类绵延的历史。

作者简介

作者崔凯,1970年生于吉林,上海交通大学MBA课程教授。先后获得江南大学食品工程博士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做访问学者。关注农业逾三十年,曾兼任多家农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多次接受CCTV、人民网、经济网等媒体采访,撰写的谷物话题文章获得1000多万的网络浏览量。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以谷物的视角,看人类的历史

第一部分 谷物与人类的一万年

第1章 谷物的起源与驯化

吃草籽,人类被动的选择

野草变谷物的驯化之路

农业,其实是一场错误吗?

第2章 谷物孕育古代文明

北纬30度线,谷物的发源地

两河流域:驯化物种天堂

埃及古王国:懒人种地

遗世孤立的美洲文明

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

第3章 农业物种大交换

从阿拉伯帝国到哥伦布大交换

落户中国的外来物种

第4章 谷物、气候与国家兴衰

万里长城与400毫米降水线

气候冷暖与王朝更替

全球变暖,中国重回汉唐盛世?

第二部分 谷物的世界之旅

第5章 稻米:亚洲人的最爱

起源地之争:中国还是印度?

水稻、菱角与茭白

为水稻操心的两位皇帝

水稻与小麦的瑜亮之争

从哈尼梯田到东北平原

第6章 小麦:统治世界的主粮

三个祖先的“混血儿”

磨盘“拯救”小麦

西方面包与中国馒头

饼干、意面和方便面的趣事

第7章 玉米:餐桌上的“隐形王者”

从美洲走向世界

玉米、人口和老虎

饲料、可乐和汽油

第8章 大豆:中国送给世界的最好礼物

跨界故事:从豆饭到豆腐

从东北黑土地到美国大平原

全球视野下的大豆博弈

第9章 土豆:欧洲工业革命的基石

百年灰姑娘

凄惨的爱尔兰“薯疫”

薯条和薯片的美国趣事

走上中国餐桌

第三部分 工业化时代的谷物

第10章 美国如何成为农业第一强国?

南北战争、物种采集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一战”、大萧条与黑风暴

“二战”和冷战时期的大国博弈

美国农业的竞争力

第11章 疲惫不堪的土地

富兰克林的东亚之旅

黑土地,耕地中的“大熊猫”

影响食物安全的土壤污染

伟大的拖拉机

第12章 “委屈”的化学农业

秘鲁的“鸟粪经济”

将空气变成面包

费力不讨好的农药

今天的食物为什么没有从前好吃?

第13章 谷物产业全景图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谷物产业,有投资价值吗?

未来,谁来种地?

第四部分 大国粮仓 国之基石

第14章 饥荒:笼罩人类的千年诅咒

马尔萨斯人口论

近代饥荒的清朝样本

现代饥荒的非洲样本

人造谷物与人造肉

第15章 中国究竟能养活多少人?

中国人口:从3000万到14亿

从食物配给制到第一肥胖国

大国农业资源对比

谁来养活中国?

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口子?

第16章 拯救人类的“绿色革命”

孟德尔、李森科与DNA双螺旋

农民为什么不再自己留种?

从杂交到转基因:希望与诅咒

末日种子库与生物多样性

结束语 远去的乡村记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谷物的故事:读解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是2023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崔凯。

得书感谢您对《谷物的故事:读解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以“小”生存的日本人:日本小巧文化的启示 电子书
5个方面阐述日本缩小型文化的特色。
群星闪耀:欧洲文明的涅槃与重生 电子书
本书分类介绍近百位艺术家,全方位解读伟大的文艺复兴。
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 电子书
英国传教士布朗(C.CAMPBELLBROWN)编写、出版于1907年的专著《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CHINAINLEGENDANDSTORY)讲述的是中国南部的一个地区——福建。在那儿伫立着古老的泉州城,遥望着金门岛,阐述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中国居住了十年,作者把当地的色彩精确地描述出来,和人们一起分享那里的风土民情、地方文化……并试图给出一些真实的图片来展示当地人的想法和特征。令人惊喜的
文明的观察:汉语文化圈的特质 电子书
一部二十多年的文明观察,一部世界眼光的中华文明史。
文明的体验:人类学视角下的英国 电子书
打开英国社会的变迁群像,揭示虔诚而又纠结的文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