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谋之谜卷八书6:止学

天下无谋之谜卷八书6:止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它关乎每一个人的胜败荣辱:对于大人物来说,它决定了其平凡与伟大;对于一个平凡人来说,它决定了他的成与败;甚至对于赌徒来说,它决定了他的输与赢……“止”之奥妙,存乎一心。

  当你捧读此书时,便已站在了人生的高点上……

  “止”是隐性的前进,不懂得“止”,就不懂得真正的“进”。就如好车不仅看速度,更看重它的刹车系统一样。

  ——新浪网友

  “止”是一种带着善良的智慧,纯净朴拙却无人可敌。

  ——网易网友

内容简介

  也许读者知道文中子名字的并不很多,但对他门下弟子的大名就不陌生了:魏徵、李靖、房玄龄……考察他们的人生轨迹和成功之道,其恩师文中子的《止学》教导可以说贯穿始终,其功大焉,是他们赖以成事的基石。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追根溯源,出版本书就十分必要了。它不仅可以让人开阔视野,增长智慧,更能使人学有所用,掌握成功的窍要。

  “止”的思想古已有之,《道德经》、《庄子》、《论语》都有涉猎。但作为一种专门学问,隋朝的大儒王通(文中子)却是历史上一个集大成者,也是破解成功核心秘密的di一人。他的“大智知止,小智惟谍”“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势极无让者疑,位尊弗恭者忌”“人无誉堪存,誉非正当灭”“情之不敛,运无幸耳”等真知灼见,从根本上解开了长期困扰人们的成败谜因;di一次道破了在“止”与“不止”之间,实是一道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也是成大事者与平庸者的分界线。

作者简介

  王通,号文中子,王通身不在庙堂,却以“王佐之道”为己任,其著述所论也多为“天下之事,帝王之道”。

章节目录

智卷 第一

·智谋的运用讲究的是恰到好处和适可而止,在特定时期,不用智谋也是智谋之一。

·最大的危险来自于对对手智慧的低估上。

·在天理道义面前,智计的作用终是有限的。

·只有权衡智计得失,当用则用,当弃则弃的人,最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人只要行事无私,堂堂正正,真诚待人,是无需过多依赖智计保身的。

·虚荣心、自大心往往把人带入歧途,进而过高地估算了自己的智慧,过低地看轻了别人的能量。

用势卷 第二

·仁德的人并不追求易得易失的势力,纵是高高在上,他们也会小心谨慎,不事张扬,以德服人。

·在用势上的进退和取合不能干篇一律,因人而异、适时而动当是最好的选择。

·小人的为人和邪恶势力的本质,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个陷阱。

·权力场上没有永远的胜利者,适时做些退让,略表一下谦恭,可从根本上巩固权势。

·暂避锋芒和理智务实,并不是无勇怯懦,它可以使人远离矛盾的中心,而不激发更大的打击。

·在有权有势时,不能忘乎所以,切勿轻信势可传家、权可相承的说法。

利卷 第三

·明智之人的作为既能惠人,又可惠己,仁德往往是最大的利益。惠人惠己实际上比惠己的利处大得多。

·节制欲望、战胜欲望是大人物所应具有的成功品质。真正的成功者并不盲目趋众,他们总是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在人所未见之处挖掘出宝藏。

·在大智慧者眼中,他们的顺境暗含危机,自不会得意忘形;他们的逆境蕴藏生机,也不会悲观绝望。

·香饵之下,必有死鱼。贪图利益而不问是非、不知轻重的人,常常要付出血的代价。

·知道生命宝贵、心有大志的人,是绝不会为了利益而铤而走险的:平日施下的恩惠,总会在危难之际发挥奇效。

辩卷 第四

·没有内涵的人为人鄙视,把自己暴露无遗的人为人所制。

·真正的有识者,知道识无止境的道理,所以能言谨慎微,保长久平安。

·精于言辞不是高高在上者的长项,也不是他们赢取高位的根本。

……

誉卷 第五

情卷 第六

蹇卷 第七

释怨卷 第八

心卷 第九

修身卷 第十

天下无谋之谜卷八书6:止学是2010年由黄山书社出版,作者[隋]文中子。

得书感谢您对《天下无谋之谜卷八书6:止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八辑) 电子书
本刊原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由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组织、筹划、编著。
当代哲学经典·宗教哲学卷 电子书
主要研究宗教的本质和规范,宗教世界观与人生观和道德的关系。
当代哲学经典·中国哲学卷 电子书
20世纪的中国哲学,不同于以往依附于经学或子学的中国传统哲学,它从一开始起就成为中西思想接触、碰撞和交流的产物。
德国哲学(2020年卷) 电子书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本册是2020年卷。
德国哲学(2014年卷) 电子书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本册是2014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