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跨省市联防联控的理论与实践

大气污染跨省市联防联控的理论与实践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北京2008年奥运会大气污染联合控制成功实践及经验总结。

内容简介

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是我国首次通过跨省市实施大气污染区域的联合控制成功实现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成功典范。在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实施过程中,充分实现了基础科学研究与空气污染控制政策密切结合,制定了系列污染控制措施并建立区域合作机制,为后期中国大气污染控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本书从大气污染的复合性与区域性特征、北京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评估、周边省区市大气污染物排放与大气污染现状分析、对北京市空气质量影响的重点地区和重点源分析总结等角度总结分析了大气污染跨省市联合控制的理论。从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科学研究、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分析、保障措施的环境效果测算等角度系统阐述了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的华北六省市大气污染联合控制的科学依据及具体措施成本环境效益,最后总结展望了我国后奥运期间推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措施。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北京2008奥运期间与长期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挑战

1.2 北京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项目

第2章 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的复合性与区域性特征[1]

2.1 北京夏季大气污染的气象条件与特征

2.1.1 北京夏季气象流场的主要特征

2.1.2 奥运同期北京持续污染的天气要素分析

2.2 大气污染的复合性特征

2.2.1 大气复合污染的现象及形成过程

2.2.2 大气复合污染的特征

2.3 二次污染物的生成及重点控制的前体物

2.3.1 大气臭氧的非线性生成及前体物控制

2.3.2 大气二次颗粒物的生成及前体物控制

2.4 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

2.4.1 污染指数区域同步特征分析

2.4.2 颗粒物区域输送特征

2.4.3 臭氧及NO2的区域分布特征

2.4.4 2006年夏季区域污染地面综合观测

2.5 小结

第3章 北京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评估[1]

3.1 经济发展迅速、增幅大,处在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

3.2 重污染行业为主体,污染行业不断增长和扩张,减排压力增加

3.2.1 天津: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污染行业的结构分析

3.2.2 河北:以黑色金属冶炼为主导的污染行业的结构分析

3.2.3 山西: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污染行业的结构分析

3.2.4 内蒙古:以火电、重工业为主导的污染行业的结构分析

3.3 能源消耗量大,因煤炭消费导致的污染特征明显

3.3.1 天津

3.3.2 河北

3.3.3 山西

3.3.4 内蒙古

3.4 能源效率低下,存在改进能源利用效率空间

3.5 污染物排放量大、部分地区治理水平低,减排潜力大

3.6 机动车发展增长速度快

3.7 小结

第4章 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与大气污染现状分析[1]

4.1 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排放现状分析

4.1.1 周边地区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建立

4.1.2 天津市

4.1.3 河北省

4.1.4 山西省

4.1.5 内蒙古

4.1.6 北京周边国道高速路的车辆排放

4.1.7 北京周边省市主要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行业

4.2 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4.2.1 天津市

4.2.2 河北省

4.2.3 山西省

4.2.4 内蒙古

4.3 小结

第5章 对北京市空气质量影响的重点地区和重点源分析[1]

5.1 空气质量模型的选取、校验和比较

5.1.1 空气质量模型的选取

5.1.2 大气综合观测对NAQPMS模拟结果的校验

5.2 周边重点地区重点源的影响

5.2.1 区域划分

5.2.2 各区域各主要污染物的贡献率细致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1]

6.1 执行时间

6.2 措施制定的基本原则

6.3 工作步骤

6.4 重点区域及重点控制行业

6.4.1 优先控制区域和污染物

6.4.2 重点区域的重点控制行业

6.5 常规性的环境管理建议

6.6 周边地区奥运空气质量具体保障方案和措施

6.6.1 奥运会前管理与控制措施

6.6.2 奥运控制期措施

6.6.3 建立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第7章 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分析[1]

7.1 技术经济评估

7.1.1 燃料替换

7.1.2 烟气脱硫

7.1.3 低氮燃烧技术

7.1.4 安装高效除尘器、除尘器改造

7.1.5 淘汰单机容量小于50MW的小火电,淘汰小钢铁、水泥立窑生产线等

7.1.6 机动车和加油站

7.2 法律与政策依据

7.2.1 强化和严格环境管理、规范环境行为

7.2.2 严格执行有关的落后工艺淘汰的相关政策和指南

7.2.3 在NOx排放量大且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进行低氮燃烧技术改造

7.2.4 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的按时实施和投运

7.3 管理实施

7.4 小结

第8章 保障措施的环境效果测算

8.1 北京周边省市污染源排放潜力分析

8.1.1 工业行业减排措施

8.1.2 机动车和加油站的减排潜力评估

8.2 奥运时段周边措施的减排能力

8.3 奥运时段空气质量控制措施的环境效果

8.3.1 奥运时段周边措施减排贡献的环境效果分析

8.3.2 北京和周边地区各阶段奥运控制措施的效果测算

8.3.3 PM10污染物浓度与O3超标水平分布情况分析

8.3.4 不同年份及典型重污染气象条件下的环境效果测算

8.4 小结

第9章 空气质量改善费用效益分析[1]

9.1 区域污染控制的费用-效益分析

9.1.1 基本分析框架与流程

9.1.2 工程控制措施成本估算

9.1.3 构建基于工程措施的地区成本曲线

9.1.4 基于结构调整措施的地区成本曲线构建

9.1.5 小结

9.2 颁布并实施PM2.5标准对京津冀地区的潜在效益分析

9.2.1 健康效应变化量

9.2.2 健康经济效益

9.2.3 结论

9.3 臭氧污染属地与区域控制成本差异

第10章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展望

10.1 奥运之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合控制情况

10.2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管理的合作机制与政策再思考

10.2.1 我国实施区域大气环境管理与合作的制度需求

10.2.2 区域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政策建议

大气污染跨省市联防联控的理论与实践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彤著。

得书感谢您对《大气污染跨省市联防联控的理论与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生态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以仁爱思想为指导,研究了教师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使学生投入主动的学习行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生态教育理念概念的研究以及对生态教育实践的研究,如教育教学案例、践行生态课堂、编写生态作业、创设生态校园等教学内容。
空间回归模型的理论应用与扩展 电子书
空间回归模型是空间经济学在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全新拓展,其对空间结构的检验和空间关系的衡量弥补了传统计量经济领域空间同质性研究的不足,为研究现实经济现象的空间异质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本书立足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前沿,创新性地引入wu-hausman统计量和空间回归模型对中国FDI的空间格局以及空间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多类型空间回归模型在应用领域的拓展。
生态恢复与流域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电子书
本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大规模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中国实践、世行贷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准备等。
HBase入门与实践 电子书
大数据时代快速上手HBase行动指南。
PHP安全之道:项目安全的架构、技术与实践 电子书
一本面向研发技术人员的安全书,帮助研发人员在项目研发过程中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