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无删减注释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郁达夫经典散文作品集。

内容简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近百年前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为这北国之秋沉迷辗转。本书以这篇声名远播的文章为根基,收录了《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怀鲁迅》《志摩在回忆里》等最广为人知的经典散文名篇,同时精选了《归航》《饮食男女在福州》《日本的文化生活》《回忆鲁迅》等之前少见的作品编辑成书,共26篇。

作为一代人小学时听过的民国文学家中的代表人物。郁达夫就像你身边那位热心的学长、真诚的同事,看似大大咧咧,实际上却是敏感忧郁。每篇散文,读完最多不过十几分钟,却如电影一般,呈现了郁达夫自身从文学青年到真诚中年的一生……郁达夫的散文没有刻意的感时伤怀,也不渲染人生苦难,而是专注展现自身的细腻变化,文风真实,正是因为真实而潇洒,所以尽显可信。所有文学青年的心路历程,人生轨迹,一百年前的郁达夫早就以自身写尽,因为人人皆可以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

《故都的秋》

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1934年8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1923年夏季来京的沈从文曾写信给郁达夫等作家寻求帮助。几位收到信的作家里,小说家郁达夫给了沈从文回应。这回应,是亲自看望了沈从文,为他买了一顿饭,送下一条冬天不可缺少的围巾,还有一篇表达无限激愤的文章。

《饮食男女在福州》

1936年郁达夫应当时国民政府福建省主席陈仪之邀出任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初次来到福州的郁达夫,在这向来被认为开化较迟之地,感受到了一股蓬勃的新气象。

《回忆鲁迅》

1936年鲁迅病逝,两年后,客居南洋的郁达夫纪录下与鲁迅交往的点点滴滴,这些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鲁迅,身为一个朋友的鲁迅。

作者简介

作者郁达夫,名文,字达夫,中国现代有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醉饮·伴游

故都的秋

饮食男女在福州

日本的文化生活

北平的四季

上海的茶楼

钓台的春昼

小春天气

江南的冬景

苏州烟雨记

青年·休旅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归航

海上通信

还乡记

打听诗人的消息

零余者

一个人在途上

书信·悼友

怀鲁迅

志摩在回忆里

给沫若

送仿吾的行

北国的微音

扬州旧梦寄语堂

与悲鸿的再遇

刘海粟教授

敬悼许地山先生

回忆鲁迅

编者后记

故都的秋是2016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郁达夫。

得书感谢您对《故都的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随时的修养2:春野,阳光,众鸟归来 电子书
美国自然文学之父约翰·巴勒斯的经典作品。
男人这东西 电子书
  《男人这东西》是渡边淳一随笔代表作。   作者以医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详尽剖析了男性从少年期到壮年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他们在社会角色与情感生活中所呈现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弱点,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两性在价值观、情爱观上的歧异和冲突,有助于男性更正确地认识自己、女性更深入地了解男人。
前方的路 电子书
本书为阮一峰博客文集,囊括了作者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围绕的主题是试图理解这个世界。书中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文学、历史、科技、影视等方面,作者对打动自己的、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字进行摘录,并且在思考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给孩子的小散文100课(全二册) 电子书
一本专门为6-12岁孩子打造的文学启蒙阅读辅导书,精选100篇经典的中外散文。
愿你成为最好的女子:经典版 电子书
百万畅销书作家、《风味人间》《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开讲啦》特邀讲师、《新周刊》年度生活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经典畅销之作。 新增2.5万字新内容,蔡澜谈女人精华全收录。了解女人,看这一本书就够了。 70余年与女人打交道的亲身经历,坦露对女人真实的观点。既有好女人的气象,又有女人不可爱的缺点;既能看到美好的一面,也充满自省、努力成为更好的女子的启示。 金庸、倪匡、黄霑、亦舒、鲁豫、陈晓卿、许知远、谢霆锋、沈宏非、沈星、林依轮、黄佟佟 十点读书、今日头条、《三联生活周刊》、二更视频、CCTV《开讲啦》、CCTV《看点》、《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盛赞。 愿你成为好的女子。不要——嫉妒、攀比、八卦、懒惰、多疑、自私、控制欲;而要——礼貌、温柔、克制、勤奋、宽容、自信、看得开。 国际知名、《纽约时报》赞誉的插画师苏美璐手绘插画,“中国美的书”获得者、超级畅销书设计师熊琼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