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的历史向度

中国政治的历史向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李里峰教授诸多研究成果的集成。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里峰教授诸多研究成果的集成,作者主要从事中国革命与中国政治、政治学理论、概念史研究,此次出版的书稿主要包括 “视野与方法”、“知识与制度”、“革命与治理”三部分,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发表的研究文章近20篇,展示了作者的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李里峰,1976年生。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已出版《中国考试通史(民国卷)》(副主编)等专著,《唤醒中国》(合译)、《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历史之源》等译著,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二十一世纪》(香港)、《江苏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南大亚太论丛》

《南大亚太论丛》总序

上篇 视野与方法

从社会科学拯救历史

一、历史学与社会科学

二、历史学的学科特质

三、三部影片中的历史哲学

四、结语

从“事件史”到“事件路径”的历史

一、从《历史研究》两组义和团研究论文说起

二、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抑或研究路径

三、“事件路径”的历史何以可为

四、“事件路径”的历史与社会史、总体史

五、“事件路径”的历史与“叙事的复兴”

新政治史的视野与方法

一、从政治史到新政治史

二、政治事件的方法论意义

三、政治行为从精英到大众

四、政治制度及其运作之道

五、政治文化的多重维度

六、结语

个体记忆何以可能:建构论之反思

一、实存的个体记忆与隐喻的集体记忆

二、时间、空间与记忆的质感

三、日常生活实践与记忆的消费

四、结语

概念史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一、自西徂东:概念史之译介

二、多源交汇:概念史之方法

三、循名责实:概念史之实践

四、共筑平台:概念史之展望

孙中山形象建构与政治文化史研究

一、孙中山研究:旧与新

二、政治文化史:实与虚

暴力是恒久的吗?

一、暴力的社会生态

二、小地方、大历史、长时段

三、社会史与新文化史之间

四、重新检视“国家与社会”

五、暴力是恒久的吗?

中篇 知识与制度

中国近代史上的保守与激进——以汪康年为例的思想史阐释

一、作为思想史文本的汪康年

二、“慢慢走”:变革道路的重新选择

三、“往回走”: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四、中国近代史上的保守与激进

“东方主义”与自我认同——梁启超中西文化观的再阐释

一、“保教”之说:一个两难的文本

二、人我之间:“东方主义”的文化认知

三、不变之征:自我认同的寻求和困境

翻译的政治:严复译著与近代东亚知识传播

一、“达旨”之术:思想挪用的政治

二、“求其尔雅”:语言归化的政治

三、政治的翻译与翻译的政治

在民族与阶级之间:中共早期的“国耻”论述——以《向导》周报(1922—1927)为中心

一、国耻之纪念:从“九七”到“五卅”

二、国耻之根源:敌人与朋友的谱系

三、国耻之洗雪:民族革命与阶级革命

四、结语:从“国耻”到“唤醒”

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的运作成效

一、应考和录取人数

二、任用资格和途径

三、及格人员的任职情形

四、小 结

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试制度的若干问题

一、名目:文官考试还是公务员考试

二、性质:资格考试还是任用考试

三、原则:考试党化还是人才主义

四、限度:公职候选人考试应否举行

五、录取:凭文录取还是分区定额

六、方法:论文考试还是新式测验

下篇 革命与治理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抗战时期的山东共产党

一、党组织的规模和构成

二、新党员的吸纳机制

三、党员的入党动机

四、对党员的审查和清洗

五、结语: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革命中的乡村——土地改革运动与华北乡村权力变迁

一、基层组织网络的建构

二、国家功能边界的扩张

三、村庄权力结构的重塑

运动中的理性人——华北土改期间各阶层的形势判断和行为选择

一、地富:合作或抗拒的艰难博弈

二、贫雇:理性农民抑或道义农民

三、中农:利益与安全的双重考量

四、结语:运动中的理性人

中国革命中的乡村动员:一项政治史的考察

一、抗战:民族话语下的乡村动员

二、内战:阶级话语下的乡村动员

三、中共乡村动员的变与常

群众运动与乡村治理——1945—1976年中国基层政治的一个解释框架

一、群众运动与运动群众

二、群众运动中的行动逻辑

三、群众运动与乡村治理

集体化时代的农民意愿表达与党的农村政策调整

一、“生产力起来暴动”与集体化步伐的放缓

二、从“退社闹社”到公社化运动

三、“瞒产私分”与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

四、结语

后记

“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政治的历史向度是2018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里峰。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政治的历史向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汉代国家统治方式研究:列卿、宗室、信仰与基层社会 电子书
从列卿、宗室、民间信仰和地方社会管理四个方面对汉代国家统治方式进行了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5年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召开一次青年学术研讨会,并将与会者提交的论文集结出版,自2000年至今连续出版,可谓近代史所青年学者成长的一个记录。本书系2015年卷,内容涉及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领域,是近代史所研究所青年学者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展现。
法国旧制度末期的税收、特权和政治 电子书
从1695年到大革命之前法国王权向全体臣民开征的普遍直接税入手,分析这一带有平等色彩的税制改革在一个等级-团体社会中取得的成效和遭遇的困难。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电子书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华夏与华夏化。
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 电子书
本书徜徉于“长安与河北之间”,带我们走进唐代历史的另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