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法国天才哲学家科耶夫精辟解读哲学大师黑格尔。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亚历山大·科耶夫1933年到1939年间在巴黎高等研究实践学院讲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课程,它并不是纯粹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导读。在这部由他的学生的笔记整理而成的著作中,科耶夫融入了他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部独立的哲学著作。
为什么说科耶夫的黑格尔解读在20世纪的作品里可以为那么多人称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揭示了黑格尔思想的当代意义,并且明确告诉人们,我们正在按照黑格尔的理念,走向历史的终结。
作者简介
作者亚历山大·科耶夫(1902—1968),法国哲学家,出生于俄国。存在主义的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对法国当今的思想界和学术界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除了《黑格尔导读》外,主要著作还有:三卷本的《论异教哲学思想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的话
编者按
代序
I 1933—1934学年课程
预备性注释
《精神现象学》注释
1933—1934年课程概要
II 1934—1935学年课程
1934—1935年课程概要
III 1935—1936学年课程
理性(C部分,第五章至第八章)
第六章至第八章导论
1935—1936年课程概要
IV 1936—1937学年课程
1936—1937年课程概要
V 1937—1938学年课程
《精神现象学》前六章概要
第七章总导论(473—480页)的解释
1937—1938年课程概要
VI 1938—1939学年课程(全文)
第一次讲课 导论:哲学和智慧
第二次讲课 导论:哲学和智慧 (续完)
第三次讲课 第八章导论的解释 (549—550页第10行)
第四次讲课 第八章第一部分的解释 (550页第11行—559页第9行)
第五次讲课 第八章第二部分的解释 (556第10行—561页第27行)
第六次讲课 关于永恒、时间和概念的解释 (558页第3—4行)
第七次讲课 关于永恒、时间和概念的解释 (续)
第八次讲课 关于永恒、时间和概念的解释 (续完)
第九次讲课 第八章第二部分的解释 (续)
第十次讲课 第八章第二部分的解释 (续完)
第十一次讲课 第八章第三部分的解释 (561页第28行—564页)
第十二次讲课 第八章第三部分的解释 (续完)
附录
I 黑格尔关于实在的辩证法和现象学方法
II 黑格尔哲学中的死亡概念
III 《精神现象学》的结构
序言
导论
第一部分(=A.意识和B.自我意识;=第一章至第四章)
第二部分(=C.理性;=第五章至第八章)
译者说明
黑格尔导读(人文与社会译丛)是2021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作者[法] 亚历山大·科耶夫。
得书感谢您对《黑格尔导读(人文与社会译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