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

巴赫金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文学理论思潮中,巴赫金是一座无法绕开的高峰,其理论成为20世纪人类重要的思想财富被人津津乐道。

内容简介

人们不仅惊异于其文论话语的独特、思维方式的怪异,还惊喜地发现无论哪家哪派,几乎都可从他那里找到思想的共鸣点。

理解巴赫金,也便成为进入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思维迷宫、破解全球化格局中不同民族国家文学理论相互影响和接受、变形与新生之谜的一把钥匙。

研究巴赫金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影响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反观中国学界对巴赫金理论(进而也包括对所有外国文学理论)的接受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曾军,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已出版专著《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2004)、《观看的文化分析》(2007),主编《文化批评教程》(2009)等多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导论 西方文学理论中四处游荡的巴赫金幽灵

一 无处不在却难以定位:问题意识的形成

二 “西方文论”及其“受影响度”:接受语境的素描

三 文论影响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四 时空转换:巴赫金形象变迁及其影响轨迹

第一章 克里斯蒂娃接受巴赫金思想的多元逻辑

一 问题的提出:始于且仅止于互文性吗

二 复调、对话和狂欢:《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中的巴赫金形象

三 意识形态素和超语言装置:《封闭的文本》中的巴赫金因素

四 异质性的众声喧哗: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克里斯蒂娃学术中的巴赫金影响

第二章 托多洛夫接受巴赫金思想的对话原则

一 巴赫金接受史中的托多洛夫现象

二 体裁历史诗学:巴赫金的结构主义形象

三 超越文学:托多洛夫的对话主义转向

第三章 当代文化批评理论中的狂欢话语

一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巴赫金小组”对伯明翰学派的影响

二 当代文化批评中的狂欢化理论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双重征用

第四章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对话、身体与狂欢

一 对话主义与女性主义批评立场和方法的转向

二 女性身体写作中的杂语和笑谑

三 女性怪诞、疯女和精神病院时空体

第五章 当代小说叙事理论与巴赫金的同声合唱

一 小说修辞及其伦理:韦恩·布斯与巴赫金的殊途

二 从小说修辞到小说伦理:韦恩·布斯与巴赫金的同质共鸣

三 当代小说叙事理论:巴赫金和韦恩·布斯的共同影响

余论 审美交往理论:从马克思到巴赫金

一 马克思恩格斯交往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二 引入马克思主义:巴赫金的审美交往理论

三 审美交往的特点及其所讨论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巴赫金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曾军。

得书感谢您对《巴赫金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通往实践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电子书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
文学理论新编(第4版) 电子书
本教材每章均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经典文本阅读;相关问题概说。前者是“一斑”,后者是“全豹”,两者相呼相应,取长补短。
唐诗的兴起(汉语言文学中国特色研究丛书·实践论文学理论建构) 电子书
本书从各个角度探讨了初盛唐唐诗的兴起和繁荣。
西方文化与东亚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电子书
本书运用文化传播学、比较文学等文化、文学理论,依据西方文化与东亚现代文学关系的翔实史料,在世界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广阔视域下,论述西方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阐述西方文化在东亚各国的传播和影响,研究西方文化影响下东亚各国对西方文化认同心理的形成以及东亚各国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分析西方文化、文学对东亚各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