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形式逻辑思想渊源

非形式逻辑思想渊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非形式逻辑的兴起,标志着逻辑学的语用学转向。现在,非形式逻辑不但为实践理性提供一般方法论,而且在相关学科表现出非常强的应用性。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非形式逻辑的尝试、定义和内容;然后重点论述其思想渊源,包括亚里士多德的论题学和修辞学、图尔敏的实质逻辑、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汉布林的谬误理论等内容;最后,附录了非形式逻辑在批判性思维、法律论证和马克思主义等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简介

作者陈伟,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逻辑哲学、应用逻辑、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现任中国逻辑学会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逻辑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先后在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等校做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国DAAD项目等多项课题。已在《哲学动态》《现代哲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逻辑思维训练》《非形式逻辑思想渊源》及《拯救正义与平等》(译著)等著作4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非形式逻辑的尝试

一、逻辑学教学的实践转向

二、逻辑学研究的语用学转向

三、哲学研究的批判性反思

四、非形式逻辑兴起的外部条件

五、非形式逻辑研究的国际学术重镇

六、非形式逻辑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

第二节 非形式逻辑的定义

一、“逻辑学”是一个复数名词

二、非形式逻辑的定义

三、论证的定义

第三节 非形式逻辑的内容

一、基本内容

二、主要特征

三、非形式逻辑对哲学的意义

四、非形式逻辑的思想渊源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论题学

第一节 从“证明”到“探究”

一、作为证明方法的形式逻辑

二、作为探究方法的论题学

三、从“证明”到“探究”

第二节 “四谓词”理论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内容

三、应用要求

第三节 诡辩式反驳

一、何谓谬误?

二、表面情况

三、谬误种类

四、不同的解释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

第一节 修辞情景

第二节 说服论证的基本形式

一、品格(ethos)

二、情感(pathos)

三、理性(logos)

第三节 一种哲学式解读

一、修辞学是一种哲学修辞学

二、修辞学是一种事关品格的技艺

三、当代修辞学离不开亚里士多德的传统

第四章 图尔敏的实质逻辑

第一节 理性主义的认识论难题

一、认识论研究中的模糊性

二、认识中的逻辑鸿沟

三、可备选的解决方案

四、放弃分析性理想

第二节 图尔敏论证模型

一、论证模型

二、基本要素

第三节 实质主义逻辑观

一、逻辑学的隐含模型

二、实质论证的有效性问题

三、工作的逻辑

第五章 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

第一节 正义观念的方法论难题

一、六种具体正义

二、形式正义

三、方法论难题

第二节 新修辞学的基本思想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理论

第三节 第三条道路的兴起

一、区分文学修辞学和哲学修辞学

二、区分形式逻辑和论辩逻辑

三、新修辞学的意义、影响和不足

第六章 汉布林的谬误理论

第一节 对谬误的标准处理

一、谬误的主要类型

二、亚里士多德之后的谬误研究

第二节 标准谬误论批判

一、对谬误定义的批判

二、对谬误分类的批判

第三节 形式辩证法

一、论证的概念

二、论证的评价标准

三、形式辩证法

附录1 “批判性思维”究竟是一门什么课程?

一、批判性思维课程不是什么?

二、批判性思维课程是什么?

三、结论和仍未解决的问题

附录2 法律推理中的二阶证立

一、二阶证立是对司法裁决规则的正当性和可接受性的证明

二、后果主义论证体现了一种理想的规则功利主义

三、融贯性论证和一致性论证体现了一种理想的形式主义正义

四、结语

附录3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一、何谓“分析”?

二、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

三、现代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

四、关于方法论的几点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非形式逻辑思想渊源是2017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伟。

得书感谢您对《非形式逻辑思想渊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7)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陈法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及易学哲学的高度,提炼出陈法哲学思想研究的若干重要命题,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系统研究;同时注重研究的学理性,紧密贴近陈法思想的本原,既深入挖掘陈法哲学思想丰富的内涵,又充分展现其独特个性色彩。本书使陈法哲学思想的原貌得以完整呈现,为系统研究中国易学和儒学发展史,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贵州地方思想文化,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杜威探究型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探究”为核心范畴,把杜威的哲学标示为一种探究型的哲学思想,打通探究、知识与逻辑之间的关联,并且通过社会探究这一范畴,使杜威哲学过渡到社会层面,杜威哲学的整体面貌得以显现;概括了杜威哲学的五个基本方法论,并将其用于分析杜威的各个哲学领域,从而使杜威哲学的晦涩和模糊变得清晰而生动;着重关注杜威的逻辑理论,探讨杜威早期的逻辑思想和后期逻辑思想的关联。
中国伊斯兰先贤:马注思想研究 电子书
在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有“回族四大著作家”(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复初)的说法。马注思想之所以值得重视和研究,完全与他出生于回族世家,自幼受儒学教育从而在融合伊斯兰与儒家思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清真指南》堪称伊斯兰教中国化方面的杰出代表作。当前,世界范围内伊斯兰教的赛莱菲耶极其活跃。它在国际政治领域,已经产生了可见的危害;它在思想、文化、宗教领域的流传,人们同样不应低估它的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