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形态

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形态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对伪善中伦理学范畴内的内涵、作用进行了系统梳理。

内容简介

伪善是现代伦理学建制中的“元问题”,对其作出定位研究是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伦理学的现代性问题中,伪善是一个“被遮蔽”的重大问题。伪善渗入到现代伦理学理论建构的框架体系之中,伪善被制造而又被遮蔽。伦理学在为现代性行动的价值辩护过程中,道德也成为“现代化的代价”。因而,伪善问题是反思与重建现代性伦理学的关键,成为现代伦理学的建制性问题。

伪善对现代道德生活的毁灭性打击在于,它中断了伦理道德的辩证发展,因而致使良善生活目标成为虚无,使传统形而上学向上向善的社会历史观受到颠覆。作为一个现代性问题,伪善同现代社会转型的价值重构与秩序重塑的观念、思想资源紧密结合,但这并不是说现代启蒙思想资源就不值得辩护,果断割弃或舍弃就可以解决问题。伪善的重审需要重返道德启蒙时期,重启古典道德哲学资源。这不是“乡愁式”的浪漫主义批判,祈求回到本真性的自然生活;也不是“后现代式”的自我消解,在回避、躲避崇高中寻求自我安慰。求善的基础在于求真,而求真的现代人的精神实践历程,经历了从知性到理性,从实践理性到辩证精神,从善恶两极到扬善抑恶的过渡。伪善的形而上学回溯与再审,揭示出伪善既是道德的最大敌人,它“中断”了人们向善的可能;同时也是伦理道德发展的中介环节,揭示了道德生活的辩证法,展现了人类走向真善、至善的历史过程。

作者简介

作者王强,副教授,哲学博士后(复旦大学),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教师,主要从事道德哲学研究。在《哲学研究》《道德与文明》《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译文五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两项,多次荣获江苏省、上海市社科联优秀学术论文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总序

引论

第一章 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研究前提

第一节 历史类型

第二节 哲学认识论前提

第三节 内在逻辑及其形态演进

第二章 主观性形态(一):道德意识的分化与规定

第一节 伦理实体的知性意识

第二节 道德主体的反思意识

第三节 道德经验的直观意识

第三章 主观性形态(二):道德意志的逻辑局限

第一节 道德行动逻辑的优先性及其界限

第二节 传统形而上学对行动逻辑的否定

第三节 道德行动的形而上学悖论结构

第四章 过渡性形态:道德精神发展的“中断”

第一节 道德心理上“改恶向善”的中断

第二节 道德意识上“自欺”的可能

第三节 道德精神上“同一性”的分裂

第五章 客观性形态(一):人格化现实

第一节 从“宗教罪”到“道德恶”的转换

第二节 伦理实体性的个体呈现与异化

第三节 从“极端恶”到“平庸恶”的现实

第六章 客观性形态(二):社会化现实

第一节 现代世界“脱罪化”的个体行动

第二节 作为“虚假外围”的生活世界

第三节 政治世界中道德实践的异化

结语 伪善谱系的揭示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学术索引

后记

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形态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强。

得书感谢您对《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形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