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分析比较了德、美、新、中四个国家的技能形成制度的演化历程、利益冲突、制度构成。
内容简介
本书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德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四个国家的技能形成制度的演化历程、利益冲突、制度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加以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各个技能形成制度的优势及优势形成与维持所需的制度保障;通过与其他国家相比,发现我国技能形成制度的劣势及所需完善的制度保障;最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构建我国技能形成制度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李玉珠,女,汉族,1981年2月生,河北保定人,北京物资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技能形成理论、职业技术教育及高等教育研究,在北大中义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编著图书2本。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我国技能形成模式选择与制度构建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第一章 技能形成制度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技能形成的内涵
一 技能形成的内涵
二 技能形成与相关概念
三 制度的内涵
第二节 技能形成的理论发展与研究范畴
一 技能形成理论的发展
二 技能形成理论研究范畴
第三节 技能形成制度的分析框架
一 技能形成制度的演化
二 技能形成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三 技能形成的制度构成
第二章 德国社会合作式技能形成制度分析
第一节 德国技能形成制度演化历程
一 技能形成的初始法制化(1860~1909年)
二 技能形成迈向标准化(1910~1949年)
三 技能形成的“国家介入”(1950~1989年)
四 技能形成制度的发展变革(1990年以后)
第二节 德国技能形成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一 学徒工、雇主、政府间技能投资的博弈
二 工会与雇主间培训管理权的博弈
三 手工业与工业界技能资格认证权的博弈
四 多方之间培训内容的博弈
五 技工和雇主间工资的博弈
第三节 德国技能形成制度的制度构成
一 责任共担的技能投资制度
二 优势互补的技能供应制度
三 有效的技能资格认证制度
四 公平、可信的技能使用制度
五 社会统合的合作制度
第三章 新加坡国家主导式技能形成制度分析
第一节 新加坡技能形成制度演化历程
一 技能形成的初步发展(1965~1978年)
二 技能形成制度的国家化(1979~1989年)
三 技能形成制度的“普遍化”(1990年至今)
第二节 新加坡技能形成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一 政府与工会:工资冲突与平衡
二 政府与雇主:培训供应冲突与平衡
三 工会与雇主:从工会迫使企业实施培训到劳资政三方协定
第三节 新加坡技能形成制度的制度构成
一 责任分担的技能投资制度
二 匹配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供应制度
三 技能评价制度:教育证书
四 国家保障的技能使用制度:国家的工资保障制度
五 国家统合的合作制度
第四章 美国技能替代式技能形成制度分析
第一节 美国技能形成制度演化历程
一 赠地学院运动与学徒“制度”的昙花一现(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
二 从厂办学校到学校职业教育(20世纪前半期)
三 技能替代战略与学校职业教育的繁荣(20世纪中期)
四 技能形成体系的危机及改革(20世纪末至今)
第二节 美国技能形成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
一 雇主与政府:企业责任向政府责任的转嫁
二 雇主与工会:由培训管制权的争夺到阶级冲突
三 工头与技工:工人的两极分化
第三节 美国技能形成制度的制度构成
一 政府为主的技能投资制度
二 以学校为主体的技能供应制度
三 以学历为导向的技能评价制度
四 两极分化的技能使用制度
五 社会合作制度的缺失
第五章 转型中的中国技能形成制度分析
第一节 中国技能形成制度演化历程
一 技能形成的工业化转型(清末民初)
二 技能形成的现代化改造(民国时期)
三 “单位制”下的半工半读教育(1949~1977年)
四 市场化的技能形成危机与改革(1978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技能形成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一 雇主与学徒:工资冲突
二 政府与企业:谁来投资与供应技能?
三 政府与行会:管理权的博弈
第三节 中国技能形成制度的制度构成
一 以政府为主的技能投资制度
二 以公立职业学校为主的技能供应制度
三 以学历为导向的技能评价制度
四 体制内外分割的技能使用制度
五 薄弱的社会合作制度
第六章 技能形成制度的比较
第一节 高技能形成模式的共性与差异
一 高技能形成模式的共性
二 高技能形成制度的差异
三 比较结果
第二节 高技能形成模式与技能替代模式的差异与共性
一 高技能形成模式与技能替代模式的差异
二 高技能形成路径与技能替代路径技能形成制度的共性
三 比较结果
第三节 我国与不同技能形成制度模式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一 我国与高技能形成模式的共性与差异
二 我国与美国技能替代模式的共性与差异
三 我国的技能形成——高技能形成模式?技能替代模式?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 技能形成的社会建构
二 国家保护:技能形成的保障
三 利益相关者的力量均衡是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基础
四 技能形成的基本制度不可或缺
五 技能形成的基本制度需相互匹配
六 技能形成方式与技能创新方式相互适应
七 高技能形成模式形成所需条件
第二节 建议
一 有效发挥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职责
二 制度环境: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根基
三 建立技能形成的基本制度
四 促进技能形成基本制度间的匹配
五 技能形成模式的分类发展
第三节 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外文文献
中文文献
后记
技能形成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玉珠。
得书感谢您对《技能形成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