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厉以宁先生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历年撰写的经济史论文的自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厉以宁先生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撰写的经济史论文的自选集,共收录论文29篇,除了已经发表的论文之外,作者还专门为本书整理了当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陈振汉先生合开的《西方经济史学》教程的教材,重新撰写了四个篇章。全面反映了作者各个时期的主要经济史学术观点,是作者经济史论文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作者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主要著作有《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工业化和制度调整》《希腊古代经济史》《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1978—2018》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部分 美国经济史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农业危机与工业周期波动之间关系的探讨
1933年以前美国政府反农业危机措施的演变
美国“新政”时期的反农业危机措施
美国边疆学派的“安全活塞”理论
第二部分 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史研究
技术创新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上)
技术创新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下)
制度创新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上)
制度创新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下)
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上)
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下)
第三部分 西方经济史学
西方比较经济史研究简论
论“经济史学革命”
论“新经济史学”中的反事实度量法
西方经济史研究者关于起飞的争论
罗斯托关于起飞的答辩
罗斯托关于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论述
希克斯的经济史研究
现代化研究与人的研究——从贝尔和舒马赫的观点谈起
第四部分 经济发展和制度调整
技术教育和资本主义工业化——西欧和美国技术力量形成问题研究
论资本密集型经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关于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古典式道路和非古典式道路
评都留重人关于资本主义“变质”问题的研究
对殖民主义历史作用的非伦理判断
比较经济史研究与中国的现代化
市场经济文化建设观念转变
论制度调整——从封建社会的刚性体制和弹性体制说起
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调整(上):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经济改革
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调整(中):关于改革的两个问题
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调整(下):中国的实践为制度创新理论提供了新的内容
后记
厉以宁经济史论文选是20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厉以宁。
得书感谢您对《厉以宁经济史论文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