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公共事物治理:奥斯特罗姆学术探微与应用

增进公共事物治理:奥斯特罗姆学术探微与应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历史上首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作为研习公共事物治理分析大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中文学术专著,王亚华编著的《增进公共事物治理(奥斯特罗姆学术探微与应用)》分为“亲历篇”、“阐释篇”、“研习篇”三个部分,分别记录了作者见证奥斯特罗姆获得诺奖前后的见闻录,近年来在清华大学宣介奥斯特罗姆的学术讲座稿,及运用奥斯特罗姆学术思想研究中国治理的习作。该书同时收录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诺贝尔讲座稿和学术自传。

作者简介

作者王亚华,男,1976年生。1994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1996年起在清华大学法律学系辅修法学专业,1999年获学士学位,被保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时为21世纪发展研究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遴选为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2004年获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曾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挂职,担任世界自然基金会(WWF—China)咨询顾问,赴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访学。现任职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科学院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研究课题6项,作为业务骨干完成国家、省部及横向课题十余项。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学术思想的中国价值

序二:奥斯特罗姆夫妇与中国

前言

奥斯特罗姆的诺贝尔讲座稿

超越市场与政府:复杂经济系统的多中心治理

亲历篇

奥斯特罗姆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侧记

建设新的治理科学

深切缅怀奥斯特罗姆教授

大师其萎、薪火相继——WOW5纪行

公共事物研究方兴未艾——IASC2015参会感言

阐释篇

走向新一代的社会科学

复杂世界的治理之道

多中心治道与中国社会治理

治理之道与中国之路

立足国情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研习篇

作为政策分析工具的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的再评估

中国节能降耗目标的实施:基于IAD框架的分析

中国渠系灌溉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一项运用IAD框架的研究

中国古代灌溉事物自主治理的涌现:基于SES框架的透视

附录:奥斯特罗姆的学术自传

漫长的多中心之旅

作者学术小结

探寻中国公共事物治理之道

后记

参考文献

增进公共事物治理:奥斯特罗姆学术探微与应用是2017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亚华。

得书感谢您对《增进公共事物治理:奥斯特罗姆学术探微与应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金融治理与金融伦理 电子书
金融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只有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治理体系,同时以伦理的思维去开展金融治理,才能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本书以“治理与伦理”为视角,介绍了金融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内容包括金融企业制度、金融供给、金融市场约束、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金融危机、金融安全、金融监管。本书适合作为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
全球金融治理变革研究:基于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在回顾公共产品理论、国际公共产品理论的基础上,对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概念、类型、供给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对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演进特点与变革逻辑进行了总结与论述。书中分别从全球层面和区域层面探讨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即后起国变革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秩序的重要动因,同时也探讨了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层面和区域层面推动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的实践,并且以东亚实践为例考察
应急管理与公共财政 电子书
本书主要探讨和解决了以下问题:公共财政应急机制的健全与完善;中央与地方的应急财政关系问题;以“风险分散、责任分担”原则构建由财政资金、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和捐赠资金共同组成的应急财政资金保障体系;应急财政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 电子书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包括: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12位中外部长级官员的主旨发言、23位中外专家学者和企业领导人的发言和论文等。
金砖国家与全球治理 电子书
本书分析了进入新世纪后,一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参与全球治理上的意愿和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全球政治经济事务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二是在参与全球治理的具体实践中,金砖国家依托二十国集团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及应急储备机制作为对现有国际金融机制的补充,对全球经济治理变革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