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与落寞:柳永、周邦彦词接受史研究

繁华与落寞:柳永、周邦彦词接受史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柳永、周邦彦:风流才子宋词发展传奇

内容简介

柳永和周邦彦是宋词发展史上两个里程碑式的词人。两人都是知音识曲的风流才子,因为其词的协律、言情,词风婉约,后人多以“柳、周”并称,视为一派词人。但是词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的体性上的雅、俗之争,又使后人把他们截然分作代表俗、雅两种对立风格的词家,二人在封建正统士人中的地位也因此而相差悬殊。二人词之间的这种相似与不同,值得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书借鉴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以历代词话以及文人笔记中散见的有关二人之词的评论为主要材料,对二人之词在历代的接受情况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陈福升,200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师从邓乔彬,获文学博士学位。发表有论文《北宋士人对柳永词评价的重新审视》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第一章 风光却被雨打风吹去

第一节 风行于北宋民间的柳、周词

第二节 在北宋士人中被雨打风吹去的柳、周词

第二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

第一节 在民间继续传唱,风光犹在的柳、周词

第二节 在南宋士人中冰火两重天的柳、周词

第三章 淡妆浓抹各相宜

第一节 金元士人对柳、周词的品评

第二节 柳、周词对金元词人创作上的影响

第四章 春去春又来

第一节 明代选本中的柳、周词

第二节 明代士人对柳、周词的品评

第三节 明词创作上对柳、周词的接受

第五章 乱花渐欲迷人眼

第一节 清初词学对柳、周词的接受

第二节 浙西词派对柳、周词的接受

(一)柳、周词对浙西派词家创作上的影响

(二)柳、周词对浙派主流之外词家创作上的影响

第六章 不尽长江滚滚流

第一节 常州词派对柳、周词的接受

第二节 王国维对柳永、周邦彦词的接受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书目

繁华与落寞:柳永、周邦彦词接受史研究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福升。

得书感谢您对《繁华与落寞:柳永、周邦彦词接受史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白氏文集》日本传播史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系列之一。
晚清民初词体声律学研究 电子书
词体声律概指词体体制规格与构成法则,是词乐音律与汉语诗律的有机结合。词体声律学在晚清词坛风靡一时,是当时词学的一大亮点,成就斐然。本书尝试建构了词体声律学体系,剖析了词体声律学在晚清民初词坛得以繁荣的内外部动因和学理背景,梳理了它的发展脉络,发覆、重估了谢元淮、彭凤高、陈锐、徐绍棨、沈曾植等久不为学界所关注的词体声律学者的重要成就,补强了当前词学史研究的相应薄弱环节,创新性较高。
陪孩子品词(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 电子书
国学大师俞平伯之父俞陛云为给家中孩童讲授诗词所做,真正的大师家中家传的诗词启蒙课。
古宫词一百二十首集唐笺证 电子书
李天馥(1635-1699),人称“合肥相国”。其《古宫词一百二十首集唐》并小引(序)一卷,康熙四年原刻本,今藏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当为海内外孤本。此诗集采取集句之传统文体,集唐诗诗句成七言绝句宫词体诗,借古述今,暗指顺治董皇后名白字青莲,并缕述顺治董皇后之艰难经历、宫廷生活和内心世界,颇具史学和文学价值。
清风知素心:咏梅兰竹菊词三百首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金缕曲·咏竹;金缕曲·画菊;金缕曲·咏兰;金缕曲·咏梅;沁园春·咏菊;沁园春·咏梅;沁园春·兰花;沁园春·咏竹;青玉案·咏梅;青玉案·咏兰等共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