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

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哈佛与南大跨文化对话 意大利文艺复兴集萃

内容简介

周宪、乔纳森·纳尔逊主编的论文集《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所收录论文选自由ITatti-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于2015年10月16-17日共同举办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文化振兴”会议论文。共收文8篇,包括《穹顶天下: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艺术的离合》、《莱奥纳多·达·芬奇》、《文艺复兴记忆剧场的传统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等。

作者简介

周宪,男,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文学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曾赴韩国崇实大学讲学(1994),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赴意大利作合作研究(2000),美国杜克大学访问教授(2006)。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著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西方美学》、《审美是美学?》等。$$$$$周宪,男,生于江苏南京。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8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哲学硕士,1985)、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1988)。现为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兼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曾赴韩国崇实大学讲学(1994),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赴意大利做合作研究(2000),为美国杜克大学访问教授(2006年)。

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著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西方美学》、《审美是美学?》等,主编“现代性研究译丛”、“文化与传播译丛”等。$$$$$周宪,男,生于江苏南京。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8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哲学硕士,1985),南京大学中文系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1998)。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中文学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曾赴韩国崇实大学讲学(1994),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赴意大利作合作研究(2000),美国杜克大学访问教授(2006)。

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著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西方美学》、《审美是美学?》等。主编(《现代性研究译丛》、《文化与传播译丛》(商务印书馆)等丛书。$$$$$周宪,男,生于江苏南京。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8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哲学硕士,1985)、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1988)。现为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兼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曾赴韩国崇实大学讲学(1994),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赴意大利做合作研究(2000),为美国杜克大学访问教授(2006年)。

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著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西方美学》、《审美是美学?》等,主编“现代性研究译丛”、“文化与传播译丛”等。$$$$$周宪,男,生于江苏南京。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8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哲学硕士,1985),南京大学中文系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1998)。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中文学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曾赴韩国崇实大学讲学(1994),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赴意大利作合作研究(2000),美国杜克大学访问教授(2006)。

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著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西方美学》、《审美是美学?》等。主编(《现代性研究译丛》、《文化与传播译丛》(商务印书馆)等丛书。$$$$$周宪,南京大学校长助理,中文系教授,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著有《审美现代性批判》、《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等。$$$$$周宪,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中文学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曾赴韩国崇实大学讲学(1994),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赴意大利作合作研究(2000),美国杜克大学访问教授(2006)。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著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西方美学》、《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

学术委员会

导言文艺复兴意大利之境:佛罗伦萨的夏季研讨会

“时空”主题举例

佛罗伦萨研讨会

在中国的后续研讨会

上海与南京会议

推荐进一步阅读书目

一个历史事件的旅行

一 回到古典与建设国语:文艺复兴理解的两种方向

二 文艺复兴即古学复兴?来自明治日本之影响

三 借复古层层蜕皮:关于本国学术史理解的新范式

四 向后或向前、复古或启蒙:对“文艺复兴”的另一种理解

五 寻找自己的“文艺复兴”:对东亚历史的再构造

结论 “文艺复兴”的历史:它从欧洲到日本再到中国的旅行

穹顶天下: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艺术的离合

引子:中西离合

天眼窗

佛教石窟中的天眼

穹顶与欧洲改革时代:智性与迷狂

穹顶与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精卫填海

一石激起千层浪:火车奇缘

20世纪的文艺之殇:傅雷与梁思成眼中的莱奥纳多·达·芬奇

他者的想象

一 破碎的主体与文艺镜像

二 思想的裂隙与现代性镜像

三 主体的再寻求与文化研究镜像

结语 未完成的建构

文艺复兴记忆剧场的传统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

人物重塑与历史失真

一 萨伏纳罗拉的中国形象

二 萨伏纳罗拉西方形象的变迁

三 萨伏纳罗拉形象重塑中失真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索

“人文主义教皇”与“人文主义者”和“教皇”

一 中文作品的定位:“人文主义教皇”庇护二世

二 “人文主义教皇”概念在中国的产生

三 庇护二世的真实人生:从“人文主义者”到“尽职教皇”的转变

附录意大利文艺复兴在中国的接受文献搜集

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宪。

得书感谢您对《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演艺院团改革发展:现实与出路 电子书
本书对当前我国演艺院团的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主要涉及我国演艺院团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新时期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与演艺领域的改革发展,我国演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与创新,我国演艺院团国际化战略推进与评估体系构建,重点发达国家演艺院团发展经验借鉴以及十八大以来探索实践与新时代展望。书中围绕我国演艺院团改革、创新与发展,直面演艺院团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综艺作品、网络短视频和参与式影像等媒介中所呈现的乡村影像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在“乡景—乡民—文化形象”的具体研究路径下,综合再现理论、话语理论、权利理论以及媒介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探讨乡村形象的构建和话语的变迁,剖析乡村话语弱势生态,为乡村形象的健康塑造和话语二次赋权给予理论建议,以期缓解乡村文化空心化现象,唤醒城乡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激发乡土价值观共鸣,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中国特色小镇规划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旨在读者通俗易懂地了解各类特色小镇规划的成果体系和内容特色。
中国现代戏剧思潮:戏剧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 电子书
一种思潮为什么能够长久不衰而成为戏剧发展的主流?一种戏剧思潮为什么持续时间不长随即逐渐衰微?一种戏剧思潮现在看来仍相当深刻并具有现实意义,为何当年却遭到反对或批判?一种戏剧思潮又为什么成为戏剧发展中的逆流?人们可以在戏剧思潮起伏的演变中,宏观地把握一个时代戏剧发展的走向,并从中总结出戏剧发展的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本书以戏剧思潮戏剧的发展;以时间为轴,分阶段展开对中国现代戏剧思潮的介绍。
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独家秘籍 电子书
本书共有八章,分别为认识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学摄影从器材选择开始、无构图不唯美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实战、中国风唯美人像之色彩调和、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后期技巧和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实例全解。本书明确阐述了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历史脉络和特点,为想要轻松了解和系统掌握该门类摄影的读者提供了便利。本书将镜头透视原理融入摄影构图之中,结合了作者多年来的摄影经验和对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的独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