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边患:辽夏金的内侵与兴亡

忧边患:辽夏金的内侵与兴亡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梅毅说宋,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战与和。

内容简介

本书为“梅毅说宋”系列之一。书中围绕宋朝三百年时间与辽夏金的关系,讲述宋朝在三百多年时间里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争端。

作者简介

作者梅毅,国家一级作家,中国金融作协副主席,深圳作协副主席。自1993年起至今,一直任职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国际部。著有《赫尔辛基的逃亡》《失重岁月》等多部中长篇小说,并获“鲁迅文学奖”“深圳青年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项。

2004年起,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在互联网上开始“中国历史大散文”写作,相继出版长篇历史散文集《华丽血时代》《刀锋上的文明》《纵欲时代》《亡天下》等多达五百万字的作品,有“中国互联网历史写作先行者”之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王朝兴衰的历史轨迹

第一章 西夏

1. 鄂尔多斯党项羌

2. 喂不饱的“群狼”

3. 西北烽烟连年起

4. 宋夏相斗元昊奇

5. 宋军数败丧志气

6. 宋廷无奈来讲和

7. 乐极生悲被儿杀

8. 太后持国多攻战

9. 怂人也能撞大运

10. 西夏国进入多事秋

11. 得敬分国事蹊跷

12. 神神道道夏神宗

13. 万劫不复国祚灭

第二章 辽

1. 耶律阿保机:巍巍契丹创大辽

2. “断腕太后”女中杰

3. 母爱偏心留后患

4. 世宗继位兴汉化

5. 嗜杀成性辽穆宗

6. 景宗圣宗传国祚

7. 聪睿明主辽圣宗

8. 从辽兴宗到辽道宗

9. 亦有辽人能赋诗

10. 皇后偷情后果重

11. 太子被诬终丧命

12. 天祚帝丧亡国祚

13. 山穷水尽西行记

第三章 金

1. 女真满万不可敌

2. 走投无路的天祚帝

3. 从金太宗到金熙宗

4. 终日醉酒频杀人

5. 合谋密议弑醉帝

6. 大柄在手任诛戮

7. 文才武略兴规模

8. 处心积虑一南北

9. 浩浩荡荡攻南宋

10. 提军百万渡淮水

11. 智勇双全虞允文

12. 身死江南留遗恨

13. 时不再来诚可惜

14. 善于守成金世宗

15. 诗文圣手金章宗

16. 懦弱之君卫绍王

17. 一误再误金宣宗

18. 北边损失南边补

19. “封建九公”在河北

20. 国之将亡继帝位

21. 金国也有忠良将

22. 暂时逃过一大劫

23. 危急时刻内乱起

24. 城破之际让帝位

25. 蔡州城破金帝亡

忧边患:辽夏金的内侵与兴亡是2024年由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出版,作者梅毅。

得书感谢您对《忧边患:辽夏金的内侵与兴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心之历程:夏求明传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夏求明的传记,采集到许多珍贵资料,如夏求明的大学毕业成绩单、抗美援朝志愿书、毕业证书,以及夏求明设计的灌注器手绘设计图、大量中英文研究手稿、心脏手绘图、心脏移植术中体外循环记录等珍贵的资料原件。哈医大二院也为采集小组捐献了夏求明使用过的体外循环机以及黑龙江省例“换心人”杨玉民死亡后的心脏模型。
黄河流域史前·夏商考古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不同时期、地区与文化类型进行章节排序,利用地层学、器型学等方法,部分论文还利用了古代文献与考古成果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对黄河流域的考古挖掘的成果包括陶器、石器、尸骨、宫殿、地形等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考察了所属文化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先商文化等的类型、年代、分期、特征等。全书包括《关于磁县下潘汪仰韶文化的讨论》《晋南庙底沟二期文化初探》《庙底沟第二期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等20
金源女真的英雄时代 电子书
每个文化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时代,这个时代往往意味着社会的急剧转型。本书的研究范围涵盖金源女真自诞生至消亡的全过程,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聚焦女真英雄为“大金国”奋战的历史,揭示金朝政权在崛起之后却立刻走向衰败,最终为孛儿只斤“黄金家族”的“英雄时代”所终结的深刻历史缘由。本书广泛采用了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体现了作者丰富的理论储备与深厚的史学涵养。
神经药理学王国的夸父:金国章传 电子书
本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科学院金国章院士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给读者提供了金国章院士丰富多彩的学术成长经历和科研道路上的真知灼见。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专享的历史资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张金哲自传 电子书
本书将由张院士亲自执笔完成,全书20余万字,围绕其自身在我国小儿外科发展中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中国小儿外科的发展史。文中记录了大量在期间发生的各种小故事、重要事件、所感所想所悟所得。此外,文中还描述了许多真贵的病例资料。记录院士为国家和科学技术事业繁荣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及其成长经历,弘扬科学精神,彰显优良美德,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风气,激励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