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说唐史

唐诗说唐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跟着唐诗学唐史。

内容简介

唐诗是从唐代社会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唐史信息,所以唐诗不失为激发青少年读者对唐史产生更大兴趣的引子。

全书共分十八章,每章以一首唐诗作为引子,讲述相应的唐史知识,比如唐朝的军事制度、均田制、唐朝的中外关系、安史之乱的现实、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唐朝的科举制度、唐朝经营西北与士人的出塞从军、唐代官员的服饰和等级、唐代的节令风俗等。

本书的特色在于文学和历史的紧密结合,阅读此书,不但可以激发我们对唐史的兴趣,补充我们的唐史知识,而且可以深化我们对于唐诗的理解。

作者简介

作者鲍远航,文学博士,湖州师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发表文史论文30余篇,著有《唐诗话唐俗》《水经注与魏晋南北朝地理文学文献研究》等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浙江省规划基金项目1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朝的开拓西域

一、西域角逐

二、西域军政

三、文化交流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朝的周边关系和中外关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史之乱及其平定

一、养虎成患

二、乱起渔阳

三、仓促防御

四、玄宗奔蜀

五、借兵回纥

六、最终平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

一、“二王、刘、柳”

二、永贞革新

三、出师未捷

四、韩愈作史

五、宦海浮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朝的衰亡

一、皇帝庸碌

二、宦官擅权

三、朋党斗争

四、藩镇割据

五、黄巢起义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唐朝的均田制

一、均田制的历史

二、唐朝的均田制

三、唐朝的租庸调制与府兵制

四、均田制的瓦解

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声——唐代乡村的劳动和生活

一、唐代农人的劳动和农事祭祀活动

二、唐代乡村妇女的劳动生活

三、质朴而生动的唐代乡村风情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代的教育习俗

一、望子成龙:休觅彩衣轻

二、唐代的中央官学:六学二馆

三、日见凋敝的唐代的地方官学

四、蒙学性质的乡里村学

五、唐代士人的自学与切磋

六、唐人读书倾向:重文学轻经史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的科考习俗

一、科举取士制度

二、应试者的身份与考试的时间和地点

三、科举考试的科目与内容

四、行卷与温卷之风

五、科举考试的过程

六、唐代科场中的幸运趣闻

七、及第者的荣光和落第者的辛酸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从服饰看唐代官员的等级

一、唐代的散官制度

二、唐朝官员的服色

三、常服佩饰上的等级规定

四、假紫假绯与赐紫赐绯

五、官服的质地与图案

六、唐代官员的礼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士人的从军与出塞

一、唐前期:满怀激情谋功名

二、唐中后期:价值取向各自异

三、边塞豪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的流刑和官员的流放

一、唐代的流刑案

二、流配地点

三、流配的具体过程

四、流人的管理与期限

五、流放官员的量移与起复

六、流人的凄楚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唐代士人的求仕与隐逸

一、求仕:圣代无隐者

二、为官:高第能卑宦

三、隐逸:早觅为龙去

四、平衡:功成身退与用行舍藏

五、中隐:致身吉且安

六、真隐与假隐

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唐代的诞生礼俗

一、祈子:无子坐生悲

二、报喜:悬弧与弄璋

三、三日洗儿:驱灾保生之义

四、汤饼待客:寿命绵长的象征

五、满月诵文:祈求神佛庇佑

六、三月取名:雅俗并见趣味多

七、周岁“试儿”:以验贪廉愚智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唐代的婚姻礼俗

一、唐代的择偶方式

二、婚前礼俗

三、催妆与障车

四、正婚礼俗

五、婚后礼俗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唐代的丧葬礼俗

一、唐人丧礼中的厚葬之风

二、唐代丧葬制度的等级规定

三、唐代丧礼的一般过程

四、唐人与坟墓相关的习俗

纱笼灯下道场前,白日持斋夜坐禅——唐代的宗教信仰

一、唐代的佛教信仰

二、唐代的道教信仰

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唐代的节令习俗

一、元日:门馆贺新正

二、人日:人胜参差剪

三、上元节:灯火家家市

四、晦日:无人不送穷

五、社日:家家扶得醉人归

六、上巳节:三日最遨游

七、寒食节:火燧知从新节变

八、清明节:路上行人欲断魂

九、端午节:船争先后渡

十、七夕:家家乞巧望秋月

十一、中秋节:最团圆夜是中秋

十二、重阳节: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十三、至日: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十四、腊日:口脂面药随恩泽

十五、除夕:阖门守初夜

参考文献

唐诗说唐史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鲍远航。

得书感谢您对《唐诗说唐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爆笑大唐诗人朋友圈(共两册) 电子书
大唐诗人的悲欢离合,千古名诗的背后故事。
六史:唐 电子书
蔡东藩系列作品《六史》之一:“唐”。
六史:后汉演义 电子书
1. 为什么出版《蔡东藩·六史》?? 中国历史殿堂级启蒙必读读本 开国领袖终生反复阅读的枕边读物 20世纪公认经典的通俗史作典范 李敖,张大春,梁文道,张颐武,顾颉刚,杨荫榆,唐德刚,马伯庸,二月河联袂“世纪推荐” 享誉全球华人世界100年,自民国初版以来,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2. 这套《蔡东藩·六史》的特别之处?? 超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国》的鲜活诙谐!嬉笑怒骂间,读懂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六个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 历史入门必读,通俗史作典范! 以正史为经,语皆有本;以逸闻为纬,谐趣鲜活。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典范。 以上海会文堂铅印本为底本,匠心勘校 保留蔡东藩自序、帝王世系图、自批、注释和结语,双色彩版印刷;多位名师历时3年,7次匠心勘校;疑难字词随文注音,零障碍阅读。 3. 为什么《蔡东藩·六史》值得珍藏?? 黑金工致手感,限量版定制礼盒,烫金工艺,典藏馈赠佳选。 封面采用东方美学亮彩撞色,蛋壳纹欧洲艺术纸印刷。 内文采用80g进口高级纯质纸,色感丰雅,触手温实。 书籍采用圆脊精装,便于180°度平摊静阅。 4. 哪些名家在推荐《蔡东藩·六史》?? 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蔡东藩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蔡(东藩)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著名出版人 王泊森:读历史,即读人! 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涕泪沾襟的眷侣,在时空中奔走。他们是否跟我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们一样?” 读历史,即读人。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著名作家 马伯庸:把真实历史用演义小说讲给普通读者,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蔡东藩先生用了“演义”这两个字,但写的东西实际上和真实历史非常接近。他做过考证,之后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六史:前汉演义 电子书
1. 为什么出版《蔡东藩·六史》?? 中国历史殿堂级启蒙必读读本 开国领袖终生反复阅读的枕边读物 20世纪公认经典的通俗史作典范 李敖,张大春,梁文道,张颐武,顾颉刚,杨荫榆,唐德刚,马伯庸,二月河联袂“世纪推荐” 享誉全球华人世界100年,自民国初版以来,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2. 这套《蔡东藩·六史》的特别之处?? 超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国》的鲜活诙谐!嬉笑怒骂间,读懂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六个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 历史入门必读,通俗史作典范! 以正史为经,语皆有本;以逸闻为纬,谐趣鲜活。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典范。 以上海会文堂铅印本为底本,匠心勘校 保留蔡东藩自序、帝王世系图、自批、注释和结语,双色彩版印刷;多位名师历时3年,7次匠心勘校;疑难字词随文注音,零障碍阅读。 3. 为什么《蔡东藩·六史》值得珍藏?? 黑金工致手感,限量版定制礼盒,烫金工艺,典藏馈赠佳选。 封面采用东方美学亮彩撞色,蛋壳纹欧洲艺术纸印刷。 内文采用80g进口高级纯质纸,色感丰雅,触手温实。 书籍采用圆脊精装,便于180°度平摊静阅。 4. 哪些名家在推荐《蔡东藩·六史》?? 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蔡东藩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蔡(东藩)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著名出版人 王泊森:读历史,即读人! 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涕泪沾襟的眷侣,在时空中奔走。他们是否跟我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们一样?” 读历史,即读人。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著名作家 马伯庸:把真实历史用演义小说讲给普通读者,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蔡东藩先生用了“演义”这两个字,但写的东西实际上和真实历史非常接近。他做过考证,之后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满族经济史 电子书
本书梳理了满族的经济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