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习近平倡导“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互利共赢,专家提出操作建议。
内容简介
2013年9、10月,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倡议,在国际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和广泛响应。中外专家对“一带一路”建设十分关注,普遍赞誉“一带一路”倡导的开放包容、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理念,并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本报告对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外专家的相关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梳理,提出以下操作思路:争取民心、夯实合作基础;人文先行、带动经济合作;立足产业分工大布局,促进互联互通、贸易联通、货币流通。为了使“一带一路”建设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建议把握深化互信、妥善应对外界关切;转变并创新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模式;形成国内合力并突出企业主体作用等推进策略。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主编简介
世经政丛书之“一带一路”系列编委会
系列序一
系列序二
目录
导读
第一部分 中国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
1.1 “一带一路”:战略或倡议
一 “一带一路”是大战略
二 “一带一路”具有世界意义
三 “一带一路”需要共建
四 有挑战,也有风险
1.2 “一带一路”战略:性质与前景
1.3 “一带一路”战略:正确认知与外界期待
一 “一带一路”≠走出去
二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
三 “一带一路”≠中国全方位开放
四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五 “一带一路”≠对外援助
1.4 “一带一路”战略:内涵、风险及前景
一 从国内层面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并非凭空而起,而是有着充分的内生经济需求
二 从国际层面看,国际社会希望崛起的中国发挥更大作用,“一带一路”战略应运而生
三 “一带一路”战略将促进多边和跨区域合作,对世界经济体系产生全面和结构性的影响
1.5 “一带一路”战略:主要风险及其应对
一 “一带一路”提出的战略背景
二 构筑“一带一路”战略内涵
三 “一带一路”战略存在的挑战与风险
四 “一带一路”战略未来前景
五 结论
1.6 “一带一路”战略:外交风险与战略对接
1.7 “一带一路”战略:外交“哥白尼式革命”
一 从服务经济发展到对接“一带一路”
二 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
三 从全方位外交到立体化外交
1.8 “一带一路”战略:重中之重是经济合作
一 “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和挑战
二 关于应对风险和挑战的四个原则
三 关于确保中国海外利益基本安全的思考
1.9 “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须克服的倾向
一 主观主义
二 盲动主义
三 分散主义
四 结论建议
1.10 “一带一路”战略:值得关注的六大动向
1.11 “一带一路”战略:对外传播技巧分析
多讲“倡议”和“合作”,少讲“战略”和“地缘政治”
多讲“共商、共建、共享”和“对接”,少讲“中国主导”
多讲“开放包容”,少讲“中国中心”
多讲“经济合作”,少讲“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多讲“中国是秩序维护者”,少讲“美国衰落”和“排挤美国”
多讲“共同发展”,少讲“过剩产能输出”
1.1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外话语体系:被夸大的负面信息
1.13 “一带一路”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与“马歇尔计划”的比较
一 “一带一路”倡议与货币国际化
二 “马歇尔计划”对美元国际化的推动
三 历史经验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几个问题
第二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区域合作
2.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风险与挑战
一 “一带一路”如何统筹联动和六大走廊如何协调并进
二 陆与海如何统筹联动的关系
三 太平洋与印度洋联动的关系
四 海上维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 国内与国外的发展对接
六 军和民的关系问题
七 国别政策与“一带一路”的对接
八 线外与线内的关系
2.2 “一带一路”与东盟整合:东盟的统一立场高于成员国的国家利益?
2.3 “一带一路”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老问题、新机会与升级路径
一 老问题
二 新机会
三 升级路径
2.4 “一带一路”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机遇、挑战与对策
一 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 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对策思考
四 结语
2.5 “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如何对接?
一 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转向及其原因
二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经济对接诸领域
三 “一带一盟”对接中的问题
四 推进“一带一盟”对接需预判和有效应对可能的风险
2.6 “一带一路”与中亚区域合作:推动中亚积极参与“一带”
一 国内中亚研究潜力不足
二 部分中亚专家与公民对中国心存疑虑
三 中国西部发展水平成“瓶颈”
四 中亚国家间关系复杂
五 中亚地区安全风险严峻
2.7 “一带一路”与中国西向战略:机遇与挑战
2.8 “一带一路”与“伊斯兰国”:宗教极端主义带来的挑战
一 “伊斯兰国”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战略
二 “伊斯兰国”的优势与弱点
三 “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活动
四 “伊斯兰国”在中亚的活动
五 “伊斯兰国”对“一带一路”的影响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双边关系与国别研究
3.1 “一带一路”与中蒙关系:蒙古国永久中立政策的影响
一 蒙古国谋求“永久中立国”具有高度政策连贯性
二 蒙古国的对外关系现状提供了建立“永久中立国”的条件
三 蒙古国的永久中立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挑战与机遇
3.2 “一带一路”与中日关系:排斥还是争取
一 长期以来,对丝路文化最感兴趣的国家是日本
二 冷战后最早发现丝路商机的国家是日本
三 当前对我们竞争威胁最大的是日本
四 对我们“一带一路”建设破坏力最强的也是日本
五 目前持怀疑态度最强的是日本
六 将来有可能加入“亚投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3.3 “一带一路”与中韩关系(1):如何看待韩国作用
一 韩国望成为“一带一路”上的典型样本
二 与韩国本国的发展战略对接:借力中国打入朝鲜市场
三 建议:与韩国竞赛而不竞争是实现对接的第一步
3.4 “一带一路”与中韩关系(2):如何与韩国再上层楼
3.5 “一带一路”与中菲关系:“经贸外交”作用有限
一 中菲南海岛屿争端与我方反应
二 效果评估
三 原因探析
四 政策启示与改进措施
3.6 “一带一路”与中印(尼)关系:海洋轴心与“海上丝路”
一 印尼对“海上丝路”的看法
二 印尼在“海上丝路”中的作用
三 “海上丝路”如何与印尼的海洋强国战略对接
四 中国和印尼应该做好什么?
3.7 “一带一路”与中越关系:疑虑眼光审视“一带一路”
一 越南国家领导人对“一带一路”倡议持谨慎态度
二 越南外交官希望中方充分考虑越南的舒适度
三 越南学者对“一带一路”看法不一
四 提升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以实现合作共赢
3.8 “一带一路”与中缅关系:缅甸大选与中国对缅政策遗产
3.9 “一带一路”与中泰关系:是支点还是挑战?
一 泰国具备“一带一路”建设支点的条件
二 泰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抱有期待
三 必须重视问题,妥善处理
3.10 “一带一路”与中印关系(1):印度为何不参加“一带一路”?
舆论与现实
四大政治障碍
3.11 “一带一路”与中印关系(2):印度的南亚政策与对华态度
一 南亚次大陆的亲中派与亲印派
二 印度意愿与能力难以匹配
三 不可忽视日本在南亚对“一带一路”的挑战
四 印度试图坐等中国在南亚犯错
3.12 “一带一路”与中巴(巴基斯坦)关系:经济走廊为何重要?
3.13 “一带一路”与中阿关系:从“发展外交”到深度介入
一 “经济慎行、外交进入”:中国对阿政策转向
二 2014—2015年中国的阿富汗政策及其实践
三 “一带一路”阿富汗模式的意义
3.14 “一带一路”与中土关系:深化合作的大引擎
中土复兴丝路战略目标高度契合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土两国“百年愿景”的强大引擎
中土两国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对接
“一带一路”:深化战略合作关系的强大引擎
风险与挑战
3.15 “一带一路”与中乌(乌兹别克斯坦)关系:如何开展双边合作
一 中乌合作的现状
二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为中乌合作提供哪些机遇?
三 结语
3.16 “一带一路”与中哈关系:丝绸之路一大重点
一 哈萨克斯坦在丝绸之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 中哈在“一带一路”对接中的问题和风险
三 中国的对策
第四部分 海外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
4.1 俄罗斯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
4.2 韩国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
一 韩国的视角
二 “一带一路”对韩国的益处
三 “一带一路”对韩国的潜在困难
四 朝鲜的顽固
五 未来的路
六 结论
4.3 日本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1):批评性反应
一 “一带一路”是否可以赢利?
二 中国在其所主导的国际机制中的首要地位是否可靠?
三 结论
4.4 日本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2):中日关系是成败的关键
一 日本对“一带一路”的看法与反应
二 中日关系的结构困境:日美同盟的强化走向和经济竞争
三 中日合作的可能性:个案合作
4.5 日本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3):利用日本边民思维推销“一带一路”
日本国内对参加亚投行的讨论
中国不妨积极布局,静待其变
4.6 印度尼西亚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战略
4.7 越南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
一 中国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机会与挑战
二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越南:笔者的探索与建议
4.8 缅甸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一 前言
二 确定的承诺
三 铺平前进道路
四 第12次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
五 缅甸视角
4.9 泰国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
一 概述
二 特定的需求
三 双赢局面
四 结论
4.10 印度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
4.11 巴基斯坦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是关键组成
一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挑战
二 一些共同的关切
三 “一带一路”与其他竞争性的倡议
4.12 乌兹别克斯坦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中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 乌中关系的历史
二 目前乌中合作的情况和方向
三 “一带一路”战略及其对乌中合作的影响
四 中乌面临的挑战
4.13 哈萨克斯坦学者眼中的“一带一路”:推进哈中合作是实现倡议的关键
一 什么是“一带一路”倡议?
二 发展哈—中合作
三 为什么“一带一路”倡议对哈萨克斯坦是重要的?
四 为什么哈萨克斯坦对“一带一路”倡议来说是重要的?
五 哈—中合作的困难
六 结论
APPENDIX
Appendix Ⅰ:Russia and “Belt and Road” Project
Appendix Ⅱ: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 South Korean Perspective
Appendix Ⅲ:Japan’s Critical Approaches toward China’s “Belt and Road” Framework
Appendix Ⅳ:Indonesia and the Maritime Domain of East Asia
Appendix Ⅴ:BCIM-EC:A Myanmar Perspective
Appendix Ⅵ:“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ailand
Appendix Ⅶ:“Belt and Road”& Win-Win Asia-Indian Perspectives
Appendix Ⅷ:“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an Integral Part of “Belt and Road”
Appendix Ⅸ:Uzbek-Chinese cooperation 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entral Asia
Appendix Ⅹ:Advancing Kazakhstan-China Cooperation as a Crucial Factor in Implementing 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
Appendix Ⅺ:Working with ASEAN to build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is Beijing’s priority
Appendix Ⅻ:China’s Diplomacy toward the Mid-East in the Coming Decade
“一带一路”:中外学者的剖析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薛力。
得书感谢您对《“一带一路”:中外学者的剖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