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三省制及相关问题研究

隋代三省制及相关问题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隋代的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也就是学界所习称的“三省”。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的主题是三省的职权、地位以及所谓的“三省制”在隋代是否成立。

通过对隋代尚书省性质的转变问题、隋代尚书省与九寺的关系问题、隋代门下内史两省的职权与地位、唐代前期的三省问题以及“三省制”学说的由来等问题的探讨,认为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在隋代并未建立,其中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隋初尚书省权力过大,内史、门下二省并不能对其构成有效的制约;二是君主权力的无限扩大。

书末附录三篇文章,包括对隋代废太子案的考察、对隋代秘书省任职条件的研究、对官品制度的成立的探讨等相关内容,对本书的主旨具有补充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刘啸,男,1981年生,江苏常州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隋代三省主要官员补考

第一节 三省长官补考

一、尚书右仆射

二、纳言

三、内史监、令

第二节 六部尚书补考

一、吏部尚书

二、礼部尚书

三、兵部尚书

四、刑部尚书

五、民部尚书

六、工部尚书

第三节 给事黄门侍郎(黄门侍郎)补考

一、文帝朝

二、炀帝朝

第四节 内史侍郎补考

一、文帝朝

二、炀帝朝

小结

第二章 隋代尚书省性质的转变

第一节 从决策到执行:隋代尚书省性质的转变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帝朝尚书省的位高权重

三、炀帝时期尚书省权力的衰退

四、结论

第二节 论隋代尚书省与九寺的关系

一、从卢思道的上奏谈起

二、尚书与九卿的关系

三、余论

第三节 从职到官的转变及其被废止:从使职角度论汉隋间的“录尚书事”

一、问题的提出

二、释“录尚书品秩不见”与“单拜录”

三、关于“优策”的一些推测

四、北朝的新动向:职还是官?

五、论“录尚书事”的使职特征

六、结论

第三章 隋代门下、内史两省的职权与地位

第一节 隋代殿内省的独立对门下省的影响

一、殿内省的组织机构

二、自门下分出殿内

三、结论

第二节 门下省的职权与地位

一、职权

二、地位

三、小结

第三节 隋代内史省之职权与地位

一、职权

二、地位

三、小结

第四章 唐代的三省制与“三省制”学说

第一节 隋代三省制并未建立

第二节 唐代前期的“三省制”:《唐六典》的制度规定

第三节 唐代前期的“三省制”

一、高祖时期的尚书省

二、太宗时期的尚书省

三、高宗至睿宗时期的尚书省

四、玄宗以前的政事堂制度

五、玄宗开元时代的三省制与“三省制”说法的来源

小结

结语: 皇权与制度

附录一 杨勇的两个朋友圈

附录二 隋代秘书省研究

附录三 隋代县令杂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隋代三省制及相关问题研究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刘啸。

得书感谢您对《隋代三省制及相关问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做解决问题的员工 电子书
天下之事,只会难倒惧怕问题、懒于探究的人,永远难不倒有心的人。工作中,遇到各种困难是必然的,优秀与否就看你对待各种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解决问题的员工,不但要从态度上有正确认知,还有从实践上有能力和技巧。本书紧抓企业经营痛点,立足员工成长焦点,给出了提升员工问题解决力的路径和方法,既适合党政机关职工阅读,也适合广大企业员工学习,可读性强。
纵论意识形态问题(大字本) 电子书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在此基础上,本书在坚守党的意识形态阵地,突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指明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西藏佛教寺院事务管理研究:以拉萨三大寺为例 电子书
本书作者在撰写过程中对西藏7地(市)和重点县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主要寺院进行了实地田野调研,同时走访了曾经和现在正从事宗教事务管理的人员,掌握了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本书通过深入研究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佛教寺院事务管理情况,系统调研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西藏佛教寺院事务管理的建设、发展及其演变历程,西藏佛教寺院事务管理的法规、制度建设情况以及目前加强与创新寺庙管理存在的主要
易学研究新视野:从综合百家到融通三教 电子书
《周易》素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传统社会必读的文化经典、智慧经典。本书广泛搜求、认真解读相关文献资料,充分吸收、借鉴学术界以往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简要评述了《周易》的结构形式和流传过程、核心思想及当代价值等,系统考察了《周易》经传与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内在关联,深入探寻了易学思想在儒释道文化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表现形式,并力求多角度、全方位诠释、总结当代易学研究成就。
零基础问题解决笔记 电子书
本书讲述了解决问题的程序、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何确定问题解决方案、建立解决问题的新模式等内容。书中针对工作及生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例如:工作效率低下、缺乏目标、人际关系不加等,提供了人人都可掌握的具体解决方法和技术,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说明。书中提供了人人都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本书采用漫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