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堂丛书083·古代中国内陆: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古代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

汗青堂丛书083·古代中国内陆: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古代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该书全面展现了长江中上游广大地区中的200多个早期遗址,包括屡出瑰宝的三星堆、金沙,“信巫鬼重淫祀”之楚地的石家河、曾侯乙墓,以及三峡地区鲜为人知的先民聚落。

以物为引,爬梳数以万计的出土文物,让背后随其掩埋的大量信息一一显露:奇异的青铜人头像,将中原工艺和古蜀审美融于一体;刻有上古符号的占卜甲骨,在中原大地之外长江流域也有零星分布;汉墓中的画像石生动描绘了古代的食盐生产链;船棺、彩绘漆棺、多重棺椁等,反映了不同信仰和身份地位……

带领读者亲历考古推理,体验一线考古学者如何寻迹古今,发现巴、蜀、楚等古文明之滥觞,探寻三千年间长江流域政治和经济中心的沉浮更迭、四方习俗的融合变迁,以及财货权力的流动轮转。

该书是景观考古的前沿巨著,突破了史学研究和考古研究以政治中心为考察重点的固有范式,从多个维度全面分析中国内陆,重构了人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为中国考古学和世界考古学做出了瞩目贡献。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大量前沿考古成果,从景观考古的角度深入剖析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晚期这些地区内部的发展与变化、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其中,三峡地区受到特别关注。它是位于四川盆地与长江中游两大政治中心之间的政治边缘地带,但两位作者突出了三峡地区在经济景观格局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它在整个区域的食盐生产与贸易活动中的枢纽地位。三峡地区促进了其东西两边地区的互动。此外,两位作者也层层分析自然环境、政治文化、包括祭祀和丧葬在内的仪式等多重景观格局,全面考察中国内陆的早期社会变迁。本书资料详尽、理论前沿、考证深入,是一部聚焦于长江中上游地区考古的集大成之作。

章节目录

致  谢    001

第 1 章

绪  论(古代长江流域的中心与边缘) 1

第一部分 设置舞台

第 2 章 中国内陆的环境 27

第 3 章 史学及其研究史(中国内陆的考古学史) 60

第二部分 政治和文化格局

第 4 章 四川盆地(蜀及其前身) 96

第 5 章 长江中游(楚与其前身的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 144

第 6 章 位处中心的边缘(巴和三峡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186

第三部分 经济和仪式制度格局

第 7 章 经济格局(食盐的生产、交易与整合角色) 225

第 8 章 仪式格局(上)(祭祀与占卜) 276

第 9 章 仪式格局(下)(丧葬习俗与社会认同) 307

第 10 章 结  语(互动的景观与景观的互动) 369

参考书目    377

出版后记    467

汗青堂丛书083·古代中国内陆: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古代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是2021年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作者chen。

得书感谢您对《汗青堂丛书083·古代中国内陆: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古代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化视野的中国古代科技 电子书
从文化史的角度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状况的总结。
南阳地区汉墓的考古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对南阳地区汉墓的系统、综合性研究。书中首先对南阳地区的汉代各类墓葬及其遗物进行考古类型学的分析,利用年代学的方法对该区汉代墓葬进行统一分期、断代,明晰该区墓葬的年代序列和发展脉络;接着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该区汉代墓葬的文化结构,同时采取动态考察方式分析该区汉代墓葬文化演进的过程,总结该区墓葬制度及其区域文化特征;最后对以上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背景略作探索,同时对该区汉墓结构、墓主身份等相
古代希腊文明 电子书
  《古代希腊文明》一书,概述了古代希腊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到托勒密王国灭亡止的历史,内容包括爱琴文明、黑暗时代、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代、古代希腊文化等,展现了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 电子书
全面介绍古代埃及文明,记录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