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为高等院校法学院本科外法史教学之用,同时兼顾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等;以法史学为主,兼顾部门法学(如宪法、民法和国际法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外国法律制度发展史方面的教材。时间从公元前2000年前的古代两河流域开始直至当代,穿越几千年;地域横跨亚非欧美数洲几十个国家,纵横数万里。内容涵盖古代两河流域、希伯来、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法律,中世纪的日耳曼法、教会法、封建法、庄园法、商人法以及后来的罗马法复兴;近代之后则按法系分类,欧陆包括法、德、俄、日等国法律的近代化,英美则包括英国和美国的各项主要法律制度;当代则主要讨论欧盟法的发展情况,最后还对伊斯兰法及非洲法也予以关照。
作者简介
编者高鸿钧,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吉林大学法律系77级本科,中国政法大学81级硕士研究生,1984年毕业留校任教;1991—199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8年至今,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任教。研究和教学领域主要为比较法学、法理学和外国法制史。现任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会长,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著作包括《现代法治的出路》《伊斯兰法:传统与现代化》《全球视野的比较法与法律文化》《心寄治邦——法理学论集》;主编《英美法原论》《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新编外国法制史》等;翻译和参译《哈贝马斯、现代性与法》《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比较法总论》等;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编“比较法学丛书”、“法律与社会丛书”和《清华法治论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新编外国法制史(上册)
作者简介和分工
序
前言
导论 法律成长的精神向度
一、从族群之法到世界之法
二、从神灵之法到人世之法
三、从情感之法到理性之法
四、从特权之法到平权之法
第一章 汉谟拉比法典
第一节 《汉谟拉比法典》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汉谟拉比法典》的结构和内容
一、法典的结构和体系
二、法典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汉谟拉比法典》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
一、法典的基本特征
二、法典的历史地位
第二章 《摩奴法论》与古印度法
第一节 印度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渊源
一、印度法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古代印度法的主要渊源
第二节 古代印度法的主要内容:以《摩奴法论》为视角
一、创世说与梵、梵天
二、轮回和业报
三、种姓之法
四、人生之法
五、国王的权力和职责
六、婚姻家庭制度
七、司法与制裁
八、犯罪与刑罚
第三节 印度法律传统的主要特点
一、宗教之法:宗教、政治与法律
二、婆罗门之法:种姓、家户与法律
三、学说之法:吠陀、法经与法论
四、多元之法:教派、行业与地域
第三章 摩西五经和古代希伯来法
第一节 “摩西五经”
一、“摩西五经”的内容
二、“摩西五经”的年代
三、“摩西五经”中的法
第二节 古代希伯来法
一、王权和法官
二、诉讼与审判
三、身份和权利
四、婚姻与家庭
五、土地和财产
六、罪名与刑罚
第四章 古希腊法
第一节 古代希腊法的概念与渊源
第二节 希腊政体导论:以雅典与斯巴达为重点
一、雅典的政体变迁
二、斯巴达的政体变迁
三、希腊邦际法律实践
第三节 纠纷解决机制:以雅典为中心
一、司法官员与法庭
二、非诉纠纷解决方式:私人仲裁与公共仲裁
三、审判程序:以陪审法庭为中心
第四节 古代希腊法的特征与后世影响
第五章 罗马法的渊源
第一节 古罗马简史
第二节 《十二表法》: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及法律的明确化
第三节 早期罗马法的发展:从“法”到“法律”
一、“法”(ius):市民法
二、“法律”(lex)
三、法与法律的关系:私法与公法及法在城邦中被吸纳
第四节 罗马法学的兴起:从祭司到世俗法学家
第五节 罗马法法律渊源的变化及其意义
一、帝制中期以前罗马法的渊源:多元性
二、帝制后期罗马法渊源的变化:单一性
三、总结:政治体制的变革与法律渊源的变化
第六节 罗马法的法典编纂
第七节 罗马法的价值和意义
第六章 罗马私法
第一节 罗马私法概述
一、罗马私法与罗马公法
二、罗马私法的历史分期
三、罗马私法研究的主要原始文献及引用规则
第二节 罗马私法的法律渊源
一、罗马法原始文献中阐述的法律渊源
二、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渊源
三、元首制与君主专制时期的法律渊源
第三节 罗马法学家与罗马私法
一、作为罗马法法律渊源之一种的法学家解答
二、罗马法学家的两大流派与“论争法”(ius controversum)
三、罗马法学家的学术研究方法以及主要的作品类型
第四节 罗马私法的体系与内容
一、罗马私法的体系
二、罗马私法中的人法
三、罗马私法中的物法
四、罗马私法中的诉讼法
第五节 罗马私法的历史影响
第七章 罗马公法
第一节 重估罗马公法的研究价值
一、被中国法学界忽视了的罗马公法
二、现代欧洲宪政思想的主要奠基者与罗马公法
三、罗马公法与社会主义政法思想传统
第二节 罗马公法概述
一、狭义的与广义的罗马公法概念
二、罗马公法研究的主要原始文献来源
三、罗马公法研究的代表性人物
四、罗马公法主要包含的内容
第三节 罗马宪法的发展演变
一、王政时期的宪法基本结构
二、共和时期罗马宪法的基本结构
三、元首制与君主专制时期的罗马宪法的基本结构
第八章 日耳曼法
第一节 原始日耳曼人与马尔克制度
第二节 蛮族国家的建立与部族法时代
第三节 日耳曼法中最具特色的制度
一、人格法
二、财产法
三、对违法侵害的救济
第四节 日耳曼法的历史影响
一、《撒利克法典》在近代法国的转化
二、德国的历史主义与日耳曼学派
第九章 封建法
引言
第一节 “封建”的多重含义
一、狭义封建主义
二、广义封建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封建主义
第二节 封建法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封建法的内容与特征
一、封君-封臣制
二、封土制
三、领主特权与司法制度
第十章 庄园法
第一节 中世纪庄园的起源
第二节 庄园法的渊源与机构
第三节 庄园法主体:自由与奴役
第四节 庄园法的内容:阶级性与共同体性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一章 城市法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法之源起
第二节 城市法的渊源
一、特许状
二、城市立法
三、城市行会章程
第三节 城市法的主要内容
一、公法宪政之维
二、私法重商主义
三、刑法适用的宽缓化
四、司法独立及其理性化色彩
第四节 城市法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一、商业理性带动法律理性
二、强实用性与弱体系性
三、融合与过渡
第十二章 中世纪商人法
第一节 “商业革命”与“商人法”的兴起
一、西方历史早期的商业与商法
二、商业革命
第二节 商人法的内容与特点
一、商人法的定义和范围
二、商人法的内容
三、商人法的特点
第三节 商人法的后世影响
一、商法的民族化
二、新商人法
第十三章 罗马法的复兴
第一节 中世纪早期的罗马法
一、西罗马帝国解体与立法
二、罗马法的局部保留
三、罗马法粗俗化
第二节 罗马法复兴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二、气候食物与经济状况
三、大学学术与书写文本的优势
四、《学说汇纂》的发现与法学家的作用
第三节 罗马法研究的进程
一、注释法学
二、评论法学
三、人文主义法学
第四节 罗马法与西欧适用
一、罗马法与法国
二、罗马法与德国
三、英国与罗马法
第十四章 教会法
第一节 教会法传统的起源和形成
一、教会法的渊源
二、《教会法汇要》的方法和牧灵性质
第二节 教会法精神与西方文明的发展
一、济贫法和自然权利
二、婚姻自主和男女平等
三、十字军运动与教会法
第三节 现代教会法的文献和特点
一、1917年和1983年《天主教法典》
二、现代教会婚姻法和程序法
第十五章 法国民法典
一、历史背景:理念、旧法与大革命的影响
二、制订过程:孕育与诞生
三、主要内容与基本特色
四、影响与传播
五、演变与发展
第十六章 德国民法典
第一节 德国民法典产生的历史
一、德国民法典是欧洲法典化运动的一部分
二、德国私法统一的趋向
三、德国民法典的制定之路
第二节 德国民法典的体系、结构与特征
一、语言风格
二、体系
三、结构
四、灵活、适合交易的财产法
五、清晰与安全的不动产物权法
六、侵权法对自由与权益保护的平衡
七、家庭法与继承法
八、一般条款
第三节 德国民法典的发展与变迁
一、德国民法典的自由主义基础及其社会矫正
二、家庭法、继承法的修改
三、债法与物权法的变化
四、判例法
五、德国债法改革
六、发展评价:民法典抽象技术与德国民法典的持久性
七、集权主义下的德国民法典
八、私法的欧洲化
九、德国人对德国民法典的态度
第四节 德国民法典的影响
一、理论影响
二、希腊对德国民法典的继受
三、日本民法对德国民法典的理论继受
第十七章 法国宪法与宪制
第一节 发生与变革:1789—1958年
一、法国大革命与建构宪政:1789年人权宣言
二、大革命初期宪政与宪法的实体化:1791年宪法与君主立宪制
三、法国宪法文本更替与宪制变迁:1792—1958年
四、变革的动因与主线
第二节 法国现行宪法与宪制
一、1958年宪法的基本背景与状况
二、1958年宪法塑造的宪制结构
三、人权保障与违宪审查
四、宪法保障与宪法的延续
第三节 法国宪政历程:经验与新趋向
一、不稳与连贯同在
二、新的宪政范式?
三、远离“完美宪法”的浪漫幻想
第十八章 德国宪法与宪政
第一节 德国宪政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神圣罗马帝国的遗产
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第二节 从普鲁士的宪政到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三节 德意志宪政的另一条道路:保罗宪法与魏玛宪法
一、德国宪政的先驱:保罗教堂宪法
二、德国宪政的展开:魏玛宪法
三、德国宪政的美丽果实:联邦德国基本法
第四节 总结
第十九章 日本法
第一节 中国法的继受与古代日本法的形成
一、日本国家的形成与早期法律
二、中国法的全面继受与日本的律令编纂
三、幕府时期的日本法
第二节 欧洲大陆法的继受与日本法的近代化
一、明治前期的法典编纂与法国法
二、日本近代法体系的建立与德国法
第三节 英美法的继受与日本法的现代化
一、《日本国宪法》的制定与实施
二、解散财阀与禁止垄断的立法
三、法典的修改工作
四、司法制度改革
第二十章 俄罗斯法
第一节 俄罗斯“国家与法的历史”概述
一、俄罗斯“国家与法”的渊源
二、俄罗斯“国家与法”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 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法
一、基辅罗斯时期的俄罗斯法
二、莫斯科公国和沙皇俄国时期的俄罗斯法(17世纪前)
三、帝俄时期的俄罗斯法
第三节 苏维埃社会主义法
一、苏维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兴衰
二、部门法体系
第四节 俄罗斯联邦法
一、苏联解体和俄罗斯联邦的建立
二、宪政制度改革
三、联邦制
四、现行法律体系
五、司法制度
第五节 俄罗斯“国家与法”的特征
后记
新编外国法制史.上册是2015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红海。
得书感谢您对《新编外国法制史.上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