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柳鸣九自述集,记录柳鸣九先生一生的缩影。
内容简介
本书是柳鸣九先生一生的缩影,书中从年少时的流离岁月,到北大的求学时光,再到法兰西文学生涯,然后又以将近一半的笔墨着力刻画一位位名士大家的形象,或严肃,或儒雅,或慈祥,或风趣,圣贤雅士的形象跃然纸上。最后对自己生平进行总结,以“土”、思、勤、书,寥寥数语作为一生的关键词。文末附作者大事年表及主要著作。
作者简介
自述者柳鸣九,作家,法语翻译家。1934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北京大学。主要作品有《法国文学史》(三卷本)、《走进雨果》等,于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学部委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前语
柳家有子初长成
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靠一把菜勺培养出三个大学生
母亲和她的家人
少年时期的雪泥鸿爪
名字的由来
儿时两奇遇
偏安耒阳时期的童年
民族灾难中的逃亡经历
抗战时期在重庆
对我有深远影响的两本书
喜欢在书店“看站书”
中学时代的美好回忆
开始有了高起点的中学教育
从广益中学到求精中学
难忘的湖南省立一中读书生活
燕园的苦乐年华
幸运的1953级
四年寒暑假没有回家
最是法兰西文学
乐跟先贤“跑龙套”
小荷露出尖尖角
有所“超越”的《法国文学史》
三卷本《法国文学史》的写作过程
《法国文学史》赢得学界的好评
为何跟日丹诺夫“过不去”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日丹诺夫论断”
我的“揭竿而起”与“三箭连发”
与萨特结缘
“为萨特办文化入境签证”
拜谒萨特墓,拜访萨特夫人西蒙娜·德·波伏娃
十五年会长不寻常
勺园盛会选出一个“矮个子”
“矮个子”会长的作为
敬老尊贤
豪华的文化学术盛会与“矮个子”谢幕退场
翻译界的“票友”
译都德,为了令人神往的绿色家园
译莫泊桑,一个被逼无奈之举
译《小王子》,作为祖父送给小孙女的一份礼物
我的“学者散文”情结
我的散文写作生涯
我的职业对散文随笔写作的影响
年龄与散文随笔创作
“学者散文”的社会影响力
先贤之德润无声
严怪愚
他是我党早期的一位著名新闻工作者
一篇作文的故事
朱光潜
让我肃然起敬的“小老头儿”
不苟言笑的长者
有幸与朱先生“共事”“共会”
永远的“西西弗斯”
吴达元
“洋派大教授”和他的精品课
法国文学史研究的先行者
陈占元
名教授的广东腔
润物细无声
真正的谦谦君子
葆有对学术文化的新鲜感
关注时尚与思想的翻译界元老级人物
醉心于法国文学翻译的研究型、学者型翻译家
闻家驷
听闻先生讲《法国文学史》
选闻先生做论文导师
“谁道人生无再少!”
李健吾
为李健吾等老一辈恩师编“盗火者文丛”
甘为他人作嫁衣
唯有一张“古典的书桌”
永远散发清香的“君子兰”
仁者天寿
冯至
大学生活的一次美好回忆
他的宽容与支持成全了我
卞之琳
学生时代的一次尴尬采访
难得一欢颜
失眠“咏叹调”
也有古道热肠时
迟到的“东方之子”
何其芳
最初的认知
一位最不像高干的高干
难遇难求的学术领军
这株大树有浓荫
蔡仪
慈祥的“伯乐”
辜负了蔡仪师的器重
绝无仅有的一次“召见”
不要遗忘他的这项业绩
亲自撰写“编后记”
陈书甚少的书房
“钱、杨”
我的钱氏崇拜与“旁征博引”情结
谦逊低调的季康先生
家里连一个像样的书架也没有
追求“一尘不染”的完美主义者
接济年轻人
“大隐隐于荣”
“只在芦花浅水边”
讲文明的“土”人
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书山有路勤为径
此辈为“书”生
附录一 主要学术活动及大事年表
附录二 主要著作目录
柳鸣九(大家雅事)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柳鸣九 自述。
得书感谢您对《柳鸣九(大家雅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