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浓缩季羡林一生著作精华,以中西方文化学养为基础,带你以宏观视角理解国学。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多种体裁,集中体现了季老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和人格之美。
季羡林自言,到了耄耋之年,忽发少年狂,一系列引人关注的怪论、奇思问世。在这些怪论奇思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本书阐述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作者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
作者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字希逋,又字齐奘。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精通12种语言,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第一辑 国学漫谈
国学漫谈
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国外中国学研究
中国文化的内涵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对国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21世纪国学研究瞻望
第二辑 寻根漫谈
寻根漫谈
中国姓氏文化
中国楹联
成语和典故
漫谈皇帝
漫谈古书今译
漫谈竹枝词
老子在欧洲
《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
《论语》与《孙子兵法》
含英咀华 古为今用——就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答记者问
第三辑 雅文化与俗文化
雅文化与俗文化
精华与糟粕
漫话历史题材
漫谈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东方风俗文化
论书院
关于神韵
文学批评无用论
历史研究断想
中国古史应当重写
建议重写《中国通史》
第四辑 作诗与参禅
作诗与参禅
研究中国文化应该把宗教考虑进来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
唐初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
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读书札记
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
跋
季羡林谈国学(精装珍藏版)是2016年由磨铁图书出版,作者季羡林。
得书感谢您对《季羡林谈国学(精装珍藏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